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理论界通常只概括为依赖社会存在和相对独立性两点.文章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三点:其一,是对社会存在较深层面的反映;其二是社会影响性;其三是对社会关系的评判性.在剖析上述特点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有四个方面:一是作为社会自然历史过程中的能动的中介环节;二是对社会心理有加工、调整、扬弃和萌新的作用;三是对科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四是它实为国家政权的灵魂之所在.文章提出了“能动的中介环节”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意识形态在发挥社会影响过程中有中介作用的观点;提出了“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泛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分.文章认为,政党或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有赖于泛社会意识形态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来,逐步领悟到,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体现在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上,体现到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上,就是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