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筷箸     
筷子,古称箸。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箸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便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箸变成为今日的筷,有个说法是可能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之意,故反其意称箸为快  相似文献   
2.
"起立!"苏启明记不清这是整天面无表情的队长从鹰勾鼻下的厚嘴唇里蹦出的第多少遍口令了。窗外的热浪一波一波地涌进来,空气中充斥着焦躁的沉寂。苏启明刚想瞟一眼桌上的菜,一个"座!"的口令像他每年过年都要放的"大雷鸣"爆竹一样,在食堂中间炸开了。苏启明有点机械地把体积和重量都超过别人一倍的屁股重重地扔在板凳上。一百多号人的两脚同时分  相似文献   
3.
小吃店里的一次性筷子一抓一大把,方便快捷,拿来就用。可你是否知道,它们的保质期只有4个月?虽然媒体对于毒筷子加强监管已呼吁多年,可时至今日,市场上的一次性筷子依然大量存在。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城市中档以上餐厅大多使用反复消毒的餐具,但小吃店和早餐摊上,几乎全部使用一  相似文献   
4.
古人的眼光     
闲来读史,看到三个古人故事,颇多感触。这三个都是眼光不凡、能见微知著的智者,其识见与眼界历久弥新,可穿越时空,给今天的我们不少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日: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后来的发展,果然不幸被萁子的“象箸论”所言中,纣王从用象牙筷子开始,进而吃山珍海味,着锦衣九重,筑摘星楼,建酒池肉林,甚至“以童男割炙肾命”作羹汤,一路奢侈腐化下去,最终落了个国破身亡的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6.
一则讲述“贫穷”的故事颇具启迪:一富甲四方的企业家目睹一户贫困人家吃饭用的碗竟是极破的陶罐,因为一双筷子也没有而直接用手抓饭,便很想帮助他们。可当企业家走出门后马上又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看到了屋后长着成片的可以做筷子的竹子。可见,是不愿动脑、不思进取的“思想懒惰”给他们带来了贫穷,即使有机会但不去把握,最后等待来的仍是贫穷。  相似文献   
7.
人闲着时,不妨给手找点事做。在手里搓根筷子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手部和脚部一样,有着大片的病理反射区,是神经的聚集点。人的一只手正反面就有70多个病理反射区  相似文献   
8.
争当"筷子王"是外军学员餐厅里一件乐事,蝉联两届"筷子王"的Lokesh少校自豪地伸出大拇指说:"我学会了用筷子。"Lokesh少校来自尼泊尔,当他第一次在餐厅吃饭看到餐桌上摆放着整齐的筷子时,一脸的惊讶。除了运用刀叉,如何用筷子把中国的美食送到嘴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