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前,面对疫情防控和练兵备战的双重任务,以及人手相对紧张的现实情况,有的官兵坦言:"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整天像在‘打仗’,真想分身成两个人!"面对这种快节奏的紧张工作氛围,我们不妨多给自己按按"快进键",让自己进入"打仗状态"。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党员干部是战斗员,雷厉风行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作风。在平时的工作和训练中,如果一直停留在预先设计的常规速度、适应舒适的工作节奏,身体和心理就会形成习惯性的“生物钟”,很难具备对紧急状态的快速适应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4月10日,白俄罗斯紧急状态部代表团来武警学院参观访问,学院副院长高太存与代表团会见、会谈。消防工程系副主任杜文峰、消防指挥系副主任张学魁等参加会见、会谈。会见结束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学院实验中心等教学设施。  相似文献   
3.
9月下旬,强台风“天兔”携风带雨来袭。22日下午,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仙庵镇最大风力达16级,一些百年老树被连根拔起,部分电线杆和房屋被吹倒,全县停电停水。15时30分揭阳市启动防风I级应急响应,全市进入防台风紧急状态,境内高速公路全线封闭。  相似文献   
4.
丛文胜 《国防》2004,(5):49-51
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共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有3条是将“戒严”的规定修改为“紧急状态”,这既充分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所取得的重大进步,也凸显了党中央和国家政  相似文献   
5.
军事征用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一般征收征用制度的研究日趋深入,但对于军事征用制度,专门研究者不多,学术成果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安高柱 《国防》2014,(1):30-31
正对于国防动员概念的界定,目前多数学者以"应对战争、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需要"为限定性条件来定义。这种看似与国防动员实践相吻合的主流性定义,却存在着与实践相悖的诸多矛盾问题,需要从恢复国防动员的内在本质含义和区分其外在功能入手,有效化解存在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症结,达成研究国防动员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内涵在认知标准和研讨起点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孙汉波 《国防》2007,(3):47-49
2004年国家在修改<宪法>部分条文时,从加强国家危机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影响国家安全的非常状态确定为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从这一规定生效的那天起,国防后备力量就正式担负起应对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双重使命,同时也给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后备力量要真正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新使命任务,就要强化"应急"功能,打牢"应战"基础,实现"应急"与"应战"功能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许江瑞 《国防》2014,(9):59-62
应急军事行动的法律原则,是指武装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实施军事行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从我国现行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和军事法律制度看,虽没有对应急军事行动的原则作出明确规范,但其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却是对应急军事行动具有普遍、长期指导作用。根据这些基本要求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可以将应急军事行动的法律原则概括为依法用兵、统一指挥、快速应对、行动合法、全力保障等。  相似文献   
9.
南方某海域突发激战,作战部队急需一批战备物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命令,从北方某港紧急动员一艘万吨级集装箱货船将战备物资输送到南方某港。一声令下,一场紧急状态下的海上国防动员演练打响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