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3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研课题实际经费支出是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发展能力。依照国家国防科工局制定的科研计划管理分类,将科研项目分为新产品研制、预先研究、技术基础、基础科研四类,现就经费支出按此分类予以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创新方法是科技创新的手段,也是科技创新的内容,先进的创新方法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武器,今天,当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实力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时,研究和掌握创新方法显得格外必要和紧要。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18日,兵装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徐斌时隔五年再次莅临江滨视察,对江滨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江滨“规模大了、技术新了、职工比以前富了,江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不久,《中国汽车报》记者前往该企业采访了公司总经理刘德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总经理刘德怀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来,公司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公司坚持与主机厂同步开发、精诚合作换来的,是自主开发、自主创新换来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正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下,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指导下,航天科技企业贯彻落实了科技向善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天宫空间站等等。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践行的责任化自主创新,其体现了哲学基础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为发展国防核心技术,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剖析六十年代初突破“两弹”技术的成功经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为突破“两弹”技术,中共中央所采取的诸如实施集中统一领导,调整强化技术力量,统筹协调人力、物力,科学安排研发路线,切实加强各项保障等一系列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一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坚持“能力提升,整体跨越”工作方针,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622”战略第二步首战告捷,集团公司军品发展开创新局面;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自主创新进入新阶段;管理工作取得新成就;党建和人才工作焕发新活力。顺利迈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9,(4):34-37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总体要求,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国务院日前制定并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未来三年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行动纲领和政策保障。兵器装备和中航工业两大军工集团都将汽车板块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军工汽车产业发展,本期我们组织了相关文章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建立起包括核动力工程研究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的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在我国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和先进能源工业开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企业核心的竞争力越来越表现在对新技术的拥有和应用,重齿公司把握这一新特点、新趋势,紧紧抓住追赶和跨越的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差距是最大的动力"作为一名科研专家,多年来,房建成教授一直致力于飞行器惯性导航、天文导航、组合导航与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的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房建成分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