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宇斌 《政工学刊》2011,(11):36-36
思想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形象品牌",良好思想作风须落实到行动通过锤炼得来,体现为五种境界,即对组织尽忠、对岗位尽责、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尽情、对朋友尽义。五种境界,尽显良好思想作风。对组织尽忠。忠诚于党,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只有把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7,(8):22-24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辖有大中型工厂、研究所、设计院等20多家成员单位,在册员工15000余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坚定实施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四川航天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战斗意志,为战斗精神保持注入活力。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意识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层层积淀到民族心理的深层,一直是激发国家、军队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我军也是伴随着这种忧患意识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战斗集体,始终怀着“忧国忧民”、“救亡图存”、“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兵》2008,(10):13-13
袁殿华是一名一级伤残军人。他退伍后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艰苦创业。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他的事迹,集中反映了我国残疾人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示了一名伤残军人为党和政府分忧,帮战友解难的高尚情怀。他的事迹不仅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而且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6,(8):2-2
创新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关系。中华文化包含着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我们的先人们历来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为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技武装,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我是党员     
目前,兵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深入地开展,各师、团分别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选出若干优秀共产党员,组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团。在机关和基层单位巡回演讲。报告团成员中有在工作中始终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农五师赛里木电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分公司燃运分厂输煤工扈志新;有下岗后自强不息、争创一流业绩,主动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农九师商贸总公司下岗职工蒋华憬;也有模范带头、致富不忘职工群众的农十三师红星一牧场二连哈萨克族牧工恰依木拉提,他们的事迹平凡而又感人,他们就是兵团广大党员身边的模范。本刊从各师遴选了14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刊发在这期特别策划中,以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秦、汉、隋、明等朝所修筑的长城,均产生于其奋发图强时期.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和人民兴国愿望强烈,面对未被征服的其他势力,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发展,以积极上进、努力向前、永不懈怠、有所作为的积极心态投入到长城的修筑活动之中,从而使长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表现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8.
车华  耿海军 《国防科技》2000,21(2):84-87
今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30周年纪念日。回顾我国40多年的航天发展史,中国人民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凭着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和风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挣脱地球引力的羁绊,飞向外层空间,是人类千百年来就有的美好愿望。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为此进行了无数次大胆而勇敢的尝试。翻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不仅是火箭的发源地,更是航天探索…  相似文献   
9.
军旅题材电视剧忠诚见证并记录了人民军队伴随着这个伟大国度不断成长壮大的铿锵步伐和时代强音,使人民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英雄之师的形象走进亿万观众心里,使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大旗高高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  相似文献   
10.
张自廉  刘慧俐 《国防》2005,(5):30-31
“魂”者,心理,精神也。一个人没有灵魂,就成了一具空有其形的躯壳;一个国家丧失了 “民族之魂”,虽地广人众,也同样无异于一具庞大、空洞的“躯壳”。古今中外,世界各国荣辱兴衰的历史一再证明:国家无论大小,只要其国民能永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和高度的国防观念,其国家必然昌盛富强,其国防也必然坚固。这样的国家、民族即使在某一次战争中被打败,他们也决不会趴下,定能从废墟中站起来。反之,国家虽大,养兵虽多,但“民魂”失散,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局。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罗马、亚历山大大帝国的衰败陨落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