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潜艇没有舷窗,处处有七彩的阳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心中为我导航。不要问我航行到哪里,不要问我航程有多长,中华民族强国梦,神圣的使命在肩上。"这首名为《走向深蓝》的中国核潜艇部队之歌,是一代代核潜艇官兵挺进深蓝航程中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者走进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领略了核潜艇官兵的风采,记录了他们战备、训练、生活的瞬间。  相似文献   
2.
刘杨 《现代舰船》2012,(7):48-51
潜艇隐蔽性良好,具有强大的攻击力,是各国海军的重要战斗舰艇之一。但潜艇在深水中潜航,一旦遭遇事故或在战斗中被击中,小小的潜艇很可能就会成为艇上官兵的公墓。二战期间,德国各兵种中死亡率最高的既不是飞行员,也不是坦克兵,而是U艇艇员——死亡率达到了70%,就是一个例证。除了战斗伤亡,潜艇诞生以来的数百年间,因事故造成的潜艇沉没也屡见不鲜。本文记录了历史上离奇的潜艇事故沉没案例,在回顾大洋深处生死瞬间的同时,也为今天备受关注的潜艇安全问题敲敲警钟。  相似文献   
3.
《现代舰船》2011,(10):59
近些年因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岛屿争端设想中的半潜式双体小水线面近海导弹突击艇排水量约1000吨,可携带2枚俄制"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或国产其他  相似文献   
4.
当潜艇发生海难,不能自行浮至水面,也无力自救时,艇内人员就要从潜艇专用的装置内逃出水面,这就是潜艇艇员水下脱险。失事艇艇员在实施水下脱险时,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脱险艇员的动作失误、使用的呼吸器发生故障、协助脱险人员的动作有偏差等等,都与脱险人员的生命相连。可以这样讲,一旦潜艇在水下失事,对于无脱险技能的人员而言,水下脱险通道无异于死亡通道。因此,练就过硬的脱险技能是每个潜艇艇员的必修课,本文作者全过程参加水下脱险实兵演习,以其真实的水下脱险经历,向读者展示人民海军进行脱险救生训练方面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1960年,共和国诞生了一支英雄的舰队——北海舰队。52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海军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舰队官兵牢记使命,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把祖国装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用忠诚和智慧在祖国万里海疆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航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舰队从黄渤海走向太平洋,从胶州湾走向亚丁湾,已经发展成为人民海军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没有远航过的潜艇兵不算真正的潜艇兵,能随艇参加远航是潜艇兵的殊荣。最近,笔者有幸采访了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远航训练的部分官兵,信手将几个精彩片段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据《国际防务评论》2014年5月13日报道,美国海军的第4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北卡罗来纳"号(编号777)最近第2次部署到了西太平洋海域。"北卡罗来纳"号这次在海上呆了4个月之久,完成了多项任务,包括与新型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一起进行反潜作战训练演习,而后于2014年4月底停靠新加坡彰宜海军基地,让艇员休整,并进行补给。由通用动力电船公司和亨廷顿英戈尔斯工业公司建造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  相似文献   
8.
30天、247人次、大半本的谈心记录、27条建议,这些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工作就是坦诚相待,就是要有"妈妈心、婆婆嘴、闲不住的两条腿"。2012年的2月14日,因工作需要我从常州调至江阴边检站任政委。走上新的岗位后,我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机关简单地熟悉了两天情况后,我就带上背包到基层一线蹲点。短短的30天时间,我和247名官兵谈心交流,写下了大半本的谈心笔记,也记下了官兵提出的27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8日,英国海军最先进的"机敏"号攻击型核潜艇爆发枪击事件,一名水兵持SA80突击步枪向同袍射击,造成1名军官身亡数人受伤的恶性事件。据英国媒体报道,当时"机敏"号刚刚结束长达46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某月,中国北方某海域这里已经离岸较远了,海面基本太平,只是有些浪涌,而水下,一艘钢铁的巨鲸正在紧张气氛中,等待某个关键时刻。"5、4、3、2、1,发射!"随着于进宝艇长一声令下,隐伏于瀚海深处的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长城"200号潜艇"鲸"躯一震,潜射导弹迅雷怒喝挟涛涌,长剑万里啸海天!"长城"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