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节日早报     
白露每年公历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说此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这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此时白天的温度虽然仍可能达到30多摄氏度,可是夜晚之后,气温就会有非常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春天蕴含了一场战斗,交战的双方是阴气与阳气。激烈时,有雷隆隆,有电闪闪。至清明,这场绵延了大半个春天的战斗终于结束了,阳气胜。天地间,春和景明,草木焕然一新……春天,美到了极致。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与节日不同。节气是通过天气和物候现象来划分的,通常用以指导农事。节日,则是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相似文献   
3.
春分     
《兵团建设》2010,(4):49-49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每年3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日惊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