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2012,(4):47-48
11天里,他们经历了一次终身难忘的生死之旅。11天里,他们体会到生在中国是最大的幸运。在苏丹南科尔多瓦州遭反政府武装绑架11天的中国工人,为我们讲述了他们惊心动魄的遭遇。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相关报道汇编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阿拉伯半岛一直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各国媒体的焦点,一股放在阿拉伯半岛北侧的波斯湾,那里有美军及其海湾盟友与伊朗军队的对峙,以及阿拉伯半岛南侧的亚丁湾海域,那里有索马里海盗引发的各国海军护航兵力的常态化存在。阿拉伯半岛西侧的红海,则显得相对平静,难得引起关注。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下,苏丹和沙特阿拉伯在红海举行了首次联合海军演习,引发了我对红海地区安全及中国石油运输线安全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3.
2011年的7月9日,苏丹南部宣布,独立,成为了世界上第194个国家。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在国际社会中也算是件稀罕事——以往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哪一次不是打得一塌糊涂,但这一次南苏丹的分离,当事双方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和平意愿。尽管,遗留问题依然一堆。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10年2月发表的互联网自由演说,一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唤醒了沉睡的极端自由主义情绪。于是,继美国政府被维基解密搞得灰头土脸之后,突尼斯总统也亡命国外,就连美国30年来最爱的阿拉伯朋友穆巴拉克,也正被用互联网串联起来的青年在埃及的大街小巷上围剿,阿拉伯世界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请看本刊根据《半月谈》、《瞭望周刊》等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黑麦草、苏丹草、油菜对土壤中菲、芘的去除效果,及植物和微生物去除土壤中菲、芘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菲、芘质量比约为80 mg.kg-1时,土壤-植物系统对菲、芘的去除效果明显。种植黑麦草、苏丹草、油菜60 d后,土壤菲、芘降解率分别为62.70%,76.25%,26.48%和47.80%,65.26%,23.56%,分别比无植物对照高39.69%,53.24%,3.47%和30.06%,47.48%,5.78%。本实验说明,植物可以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菲、芘的降解,其中根系发达的苏丹草对微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08,(7):5-5
“中国政府在武器出口方面历来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一贯严格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从不向受到安理会武器禁运的国家或地区出口武器。中国向苏丹出口的常规武器数量十分有限,仅占苏丹军品进口的一小部分。有关组织的报告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7.
1月20日至29日,对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卢晓莉来说,是值得她终生难忘的10天。10天,作为总参十八大精神宣讲与文艺小分队赴非洲宣讲慰问团中的一员,卢晓莉和其他7名成员,克服长途辗转的疲惫、时差温差的不适和条件环境的艰苦,行程2.5万余公里,为我驻苏丹、坦桑尼亚等国人员,为使馆、中资机构和华人社团代表进行了5场宣讲、4场慰问演出,与近百人作了交流访谈,10天期间的一幕幕,不时地在她脑海里闪过……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1日至7月31日)国际●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南苏丹共和国总统基尔,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祝贺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建国,基尔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  相似文献   
9.
娇滢 《环球军事》2014,(3):34-35
2011年7月9日,根据苏丹北南内战双方2005年达成的《全面和平协议》和在苏丹南部地区举行的公投,南苏丹共和国成立,但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独”易“立”难。2013年12月15日,南苏丹政府军与叛军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从世界各地流亡回到家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亓涛 《环球军事》2014,(9):53-53
2013年12月,南苏丹爆发大规模内乱以来,政府军与反叛武装经过激烈交锋,政府军已夺回并控制博尔、本提乌以及上尼罗河州、琼莱州和团结州大部分地区,反政府军控制着上尼罗河州南部、琼莱州北部和团结州南部少数地区,双方在上述三州形成“对峙”局面,和平曙光至今难见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