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金属材料中蠕变损伤进行了讨论.由其变化与金属内部电阻变化的相关性,提出并研制了一种集无损、准确、灵活、价廉于一体的自动测试系统.这一测试仪器的研制将有利于对金属构件的蠕变损伤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舰船》2012,(6):3
日环食:一代基本无悬念,肯定和"瓦良格"沾亲带故,沿用蒸汽动力。二代国产航母是采用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更好呢?核动力是好,可以一步到位排水量整到10万吨和美国平起平坐。可是一来投入大,全寿期的费用也不低,将来退役了处理起来也麻烦。二来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2004,(4):83-83
许多看过关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电视报道或这方面电影的人,恐怕都还记得舰载机在起飞时甲板上弥散着白色烟雾的情景。其实白色烟雾是从弹射器(舰载机的弹射装置)中喷散出来的。然而,这种情景在下一代美国航母上将不复存在了。 众所周知,航母上飞行甲板的长度与陆地机场的跑道相比相差太远,但飞机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滑行速度,机翼就难以产生足够的升力。那么在舰载机尚处于螺旋桨推进时代,为什么低速滑行的舰载机能从飞行甲板上腾空而起呢?  相似文献   
4.
油库高黏油品黏度大、凝固点高,在常温下管输水力损失大,必须加热升温降黏后才能实施管输、收发及灌桶作业.分析了黏油蒸汽加热的不利因素,研究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输转理论与工艺技术,开拓了热边界层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研制了基于热边界层减阻理论的黏液输转装置,建立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工艺水力和热力数学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热...  相似文献   
5.
在从风帆时代向蒸汽时代转变之际,海军的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海军技术的革新,很多专业岗位开始独立而出,其社会地位也开始大幅度提高。在风帆时代,海军军官之职多为贵族或者士绅阶层,乃至将帅舰长等的亲类所占据,中下阶层出身者虽说也能有机会获得这个地位,却仅仅是凤毛麟角。这种倾向在英国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蒸汽发生器水位辨识与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对蒸汽发生器水位进行控制仿真.该方法利用小波神经网络作为控制系统的辨识器和控制器来构成控制系统.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器能更准确逼近非线性对象,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能自适应产生最佳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响应快、超调量小、较强抑制干扰能力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7.
模糊控制在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的特殊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应用Simulink3.0对水位调节进行仿真,与PID控制比较,验证模糊控制的性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利用热边界层进行减阻的重要意义.随着管道热边界层减阻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投资、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选择要素(如可靠性、经济性)指标具有不相容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加之又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为保证选用的科学性,采用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评判.从评判模型实例得出:管道电加热热边界层减阻的运行费用只有蒸汽加热的1/25~1/29,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电热带法能适应各种连接复杂的管道,对于输送距离较短的油库高粘性液体较佳.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歼-15战机有潜质成为一种性能堪与“超级大黄蜂”比肩.乃至将其超越的高性能舰载战机。原因在于:首先,歼-15与“超级大黄蜂”就整体结构而言,都适合作为舰载机使用。其次,歼-15相对于“超级大黄蜂”而言,机体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更大,可在不加挂外挂油箱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作战半径,挂载更多的武器装备。第三,中国未来的国产航母必然放弃极大限制舰载机性能的滑跃式起飞方式。转而采用蒸汽弹射器或更新的电磁弹射器,因此歼-15不会像其“同宗”苏-33那样受到近乎残酷的油料与挂载限制。  相似文献   
10.
桂志仁 《现代舰船》2012,(11):52-53
早在数千年前,沿河海的居民就开始向江河海湖获取鱼类,后来人们有了木船,就开始进行各种方式的渔业捕捞,这个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木船、木帆船在近海和江河上捕鱼。到了18世纪80年代以后,蒸汽机开始在渔船上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