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乐国安 《政工学刊》2014,(12):90-91
这些年来,时不时有“大师”问世,不少人上当受骗,原因到底在哪里?人们接受某种观念、相信某种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心理基础。 源于无知 人们常说谎言止于智者,似乎凡智者就能识别谎言,看清伪科学的本质。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的智者,甚至是大智者,也会相信伪科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近日,黑龙江省东宁县道河镇农民刘某在电话中被人告知自己中了12万元的大奖后,竟喜出望外地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告诉了对方,结果被对方骗走了300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1934年由莱尼·雷芬斯塔尔执导的《意志的胜利》,和1993年以采访90岁的雷芬斯塔尔为内容的纪录片《影像的力量》,再现了1933~1945年问处在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的狂热宣传。《意志的胜利》如同电影版的《我的奋斗》,当时从思想上带动了很多德国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帝国”、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创立的“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重新审视第三帝国时期纳粹的宣传,在今天也依然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凌仕江 《国防》2010,(11):80-81
那时,人在西藏。已经摆脱想家哭鼻子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了。记得刚从基层连队调入专业创作队伍,便接到一项光荣任务。那阵子,千里之外的故乡丘陵刚好是收割麦子的季节,中央台军事频道里连续几天宣传西藏岗巴模范营的事儿。岗巴,藏语译为“雪山附近的小山村”,平均海拔四千七百八十三米,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08,(8):5-5
“达赖—贯靠说谎过日子口他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什么。达赖最近做的一件事就是煽动和策划了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达赖用他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他所标榜的‘和平一非暴力’完全是用来欺骗世人的谎言。” ——4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达赖标榜的“和平““非暴力”完全是欺骗世人的谎言。  相似文献   
7.
回顾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战争史不难发现,英国人要开战时往往会坦言“为了日不落帝国的事业”,德国会喋喋不休地声称“追求阳光下的地盘”,日本则大摇大摆地宣称是为了“建立什么共荣圈,追求共同的发展”。只有美国。会为自己的战争找出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如声称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为民主自由而战,为反击“共产”而战等等。  相似文献   
8.
当我动笔写这篇纪念文章时,父亲已去世整整半年了。其实早就想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却因一次次不忍而搁浅。早些年,他同我半开玩笑,叫我以他为原型写本小说。父亲生于解放前,长在红旗下,身处杏林一甲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无以数计。他的故事足以写部几十万字的小说,然而我不擅长小说体裁,惟有真性情的散文,才是我最亲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