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火控系统硬件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软件的质量问题愈发显得突出。如何测试火控系统的软件和评估软件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火控系统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质量工作,着重研究了火控系统的软件测试的方法和进行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王莹  王立荣  丁旭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6):104-107,110
根据目前军用软件产品的评价需求,探讨了第三方评测机构在实施软件测试后,按照软件的自身特点,利用军用软件质量模型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确立评价需求、规定评价、设计评价、执行评价、做出评价结论等步骤详细描述了该方法,并给出软件的评价实例。该方法能对软件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较好地满足了军用软件产品的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的重要内容,新型装备中的软件质量保障与维护对承包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分析型号装备研制过程中对软件进行的过程改进与管理,装备交付时进行软件质量检测与评估,以及装备部队后的软件维护与保障的必要性,分别从软件质量约束、监管、验收及软件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型号装备软件全寿命周期中实施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的要求及措施,并对其软件保障与维护过程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4.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软件质量控制的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典型的武器系统软件实例表明,影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软件(尤其是作战软件)的质量。如何确保这类关键软件的质量,一直是困扰着武器系统决策人员、软件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软件生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型号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经初步的实践认为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测试、软件评审和软件管理是控制软件质量的4个重要环节。在简要描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软件属性的基础上,重点阐明每个环节的作用、意义、实施方法和要求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C~3I 软件系统设计实现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重点对软件质量保障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一种简化任务评审阶段的软件质量综合保障建议。对从事C~3I 系统工程软件质量保障的人员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分析当前军用软件在研制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结合日常开展软件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军代表在研制过程应该分别注意的环节以及采取的对策。引言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军用软件在武器系统中占有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软件产品规模和层次的提高,带来了软件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中的一系列技术、管理问题。按照传统"手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化是用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即采用可定义、可量化、可再生产和管理的工程实践方法,实现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软件工程化是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地进行装备软件开发和维护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对装备软件采取有组织的质量保证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的必要保证。随着我军向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目标跨越式地迈进,大量新型装备陆续开始研制或投入生产,提高装备软件质量重要性日益突出,积极推进软件工程化,将有效的解决当前装备软件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装备软件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可靠性的一些基本模型,提出了软件可靠性评估的过程和方法,分析了软件测试与可靠性的关系,以及构建可靠性测试环境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装备软件既可以实现装备的战技术性能,又可以提高装备的综合作战能力,是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环节。在有些情况下,软件质量会与硬件质量放在一起进行类别性讨论。  相似文献   
10.
软件质量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软件产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软件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如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软件质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要想实施有效地软件质量控制,一个重要的基础是能够对软件质量进行客观、准确地度量。文章从软件质量的概念内涵入手,分析了软件质量度量对于软件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并比较、总结了现有的软件质量度量方法和模型,指出了这些方法、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