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郑成功的话明确提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澎湖及其他岛屿和大陆仅一水之隔,最狭处只有150海里。台湾居民绝大多数来自祖国东南沿海,他们和高山族同胞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宝岛,台湾通用闽南话。远古时代,大陆人民就将先进的文化渡海传入台湾。两汉时,台湾被称做“东鱼是”、“夷洲”。三国时,孙权曾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人大舰队“浮海”抵台湾。隋朝时,台湾称为“琉求”。隋炀帝还不止一次派出舰队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宝岛。宋、元时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元…  相似文献   
2.
毛元佑 《国防》2008,(2):78-79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对台湾人民残酷剥削和掠夺.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斗争连绵不断.最后赶走荷兰殖民者的,是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郑成功.  相似文献   
3.
郑成功收复台湾始,为满足反清的战略需求和解决经济的日渐困窘,历代郑氏统治者均大力倡导军屯。郑氏政权不仅将诸镇分派各地屯垦,还颁布屯田八法等法规性文件,从制度上确立军屯在台湾军事、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军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郑氏军队军需粮饷供应难题,并较好地保持了部队战斗力,促进了台湾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从而有效地抗击了清军,维持了郑氏政权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郑明 《当代海军》2002,(4):38-39
今年2月1日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纪念日。郑成功在驱荷斗争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明清之交闭关锁国的历史条件下开拓海洋经济的创新精神,在厦金漳泉根据地和台湾的开发中,所表现出的深谋远虑科学态度和才华,永远值得我们炎黄子孙学习。并“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
小木 《宁夏科技》2002,(2):68-68
台湾,亚太地区的一颗诱人的明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以开埠通商为由侵入台湾;1642年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派兵驻守军政中心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和赤嵌城(今台南市内),对台湾人民实行强制统治,疯狂掠夺各种物资。  相似文献   
6.
南京观音山之战和厦门高崎之战突出地反映了海权与陆权的优势转换规律。鸦片战争中,英国入侵舰队正是沿着郑成功的进军路线由海折入长江直抵南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在华中的军事入侵也是溯江而上,体现了海权战略指导下的作战方针具有一致性。郑氏地方割据的性质是海上商业-军事割据。"依赖海洋交通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一旦生成,必然召唤强大的海军"这是一条发端于古代地中海地区而贯穿于整个文明史进程的历史铁律。经济生存状态决定一个地区、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行为。郑氏地方割据的统治管理方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同地中海区域相似的现象,即"商业-军事复合体"。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的郑成功东征台湾之役 ,在其战略战术的诸多方面运用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兵学 ,体现了中国传统兵学的博大精深。郑成功东征战役之所以能够最终取胜 ,首先在于他所亮出的“反清复明”、“驱荷复台”的旗帜具有鲜明的正义性特点 ;也在于他能够成功地运用了谋略制胜原则 ,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同时 ,郑成功还能够依靠海峡两岸人民 ,造成了民众参战的作战态势。由于上述因素 ,使郑成功稳操胜券。东征台湾之役 ,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郑成功收复台湾34 0周年之际 ,笔者特以此文作纪念。  相似文献   
8.
16 6 1年 4月至 1 6 6 2年 2月 ,郑成功经过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 ,击败了荷兰殖民者 ,收复了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在郑成功驱荷复台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 ,台湾民众在物资准备、军粮供给、情报搜集和武力配合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援助。台湾民众的热情支援 ,鼓舞了郑军士气 ,增强了郑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 ,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合力抵抗外侮、要求收复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和意志 ,使得荷兰殖民者分裂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决心和意志面前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苏彧 《军事历史》2016,(3):17-21
历史上成功攻占台湾的战例不多,主要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平台等。其中,郑成功一役海陆较量更为全面,影响更为深远。虽然这场战争已相隔350多年,但当时郑成功的大战略、军事战略运用都值得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宁夏科技》2003,(1):76-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