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板房区24小时都有民兵巡逻,他们不仅维护居民区的安全稳定,群众有什么困难,都能随叫随到,看着他们心里就踏实。"勤俭人家安置小区的李大爷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2.
颜军 《环球军事》2008,(11):32-34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救援部队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箭头的方向指向同一个目标——汶川。记者随同第三军医大学派出的医疗队,赶到了距离汶川最近的都江堰。疾驶的军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路旁巨大的蓝色指示牌,上面的白色大字标着:汶川,90公里。  相似文献   
3.
3月25日上午,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组织83名党员干部来到都江堰,让大家目睹灾区巨变,感受党的伟大。9时许,官兵们来到虹口乡地震纪念馆“三基地一窗口”前,观摩地震遗址和重建新貌。  相似文献   
4.
日子真的不经过,转眼工夫似的,我已经在吃第36年的军粮了。30多年军旅生活,我待过6个营区,其中两个营区是军校校园,3个营区是坐落在大城市的军队机关大院小院,只有1个营区与众不同,它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一个叫梁坪山的地方。6个营区各有特点,都在我的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只有梁坪山这个营区常会入梦,叫我经常怀念。32年前的7月,不到20岁的我和7名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乘火车、转大卡车,奔波三四十个小时,终于赶到了地处半山腰的梁坪山部队营区。在这个营区,我整整工作生活了8年。这8年,是我人生的起点和开端;这8年,我恋爱了结婚了生子了;这8年,我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以“铁军”著称的某红军师,5月16日上午在都江堰石游街居民区搜救群众时,发现一幢坍塌的两层楼内有微弱生命的迹象。考虑到情况异常复杂,指挥救援的师政委刘法峰决定挑选8名不是独生子的老兵组成抢险突击队。他大声喊道“是独生子的请举手”,结果无一人举手。这时刘政委又喊道“是两年以上老兵的请举手”,这时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  相似文献   
6.
7.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随着一辆辆军车、一趟趟军列缓缓启动,这首《为了谁》一次次在路口、车站响起。7月下旬,成都、绵阳、广元、都江堰、江油、北川、青川、彭州、平武、绵竹、什邡等地,人民群众满怀深情送别第一批抗震救灾回撤部队。灾区人民怎能忘记,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哪里有险情,哪里  相似文献   
8.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处震中区域的汶川县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倚山而建的道路、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桥毁路断,巨石阻隔,致使进山通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极大地制约了救援部队、装备和医疗等人员、物资的快速运抵与送达。在这关乎无数鲜活生命的危急时刻,能否快速打通都江堰通往汶川的213国道、理县通往汶川的317国道等,一时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废墟下《泰坦尼克号》激起生命的火花灰暗的天空,笼罩震后的千年古都——都江堰。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哭泣声、呼救声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扑通一声,一对中年夫妇跪在成都市锦江区人武部三级士官潘自贵和20名民兵面前,哀求声惊醒了昼夜在大雨中连续奋战了近20个小时、蜷缩在路旁小憩的兵。我们楼下埋着人,你们能去帮我们看看吗?求救声焦急而急促。这一天是5月13日,下午4点。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颤,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安逸的天府之国。汶川告急!都江堰告急!绵竹告急!北川告急!……一场四川民兵预备役建设史上紧急动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救援行动在巴山蜀水之间展开……集结!开进!先锋出击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们就到了,看到迷彩服,心里一下就踏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