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
1956年,我16岁。那年我偷拿了家里的户口簿,背着父母悄悄登上了从郑州开出的火车,一路颠簸来到新疆。在农七师(现七师)工作了一年后,我来到农一师(现一师)九团。在这里参加开荒的那段岁月,令我终生难忘。与我同来九团的有两三百人,除了复转军人,80%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和姑娘。我们被分成两个连队,按部队建制,每个连设排和班,10人一个班,吃住劳动  相似文献   
2.
叶尔羌河畔的三师五○团,又叫其盖麦旦镇,汉语意为"野麻滩"。从1969年10月建团至今,北京支边青年张耀华与妻子王晓婉生活在此,野麻花开花落几十载,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在这里悄悄绽放……9月30日,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回家的张耀华,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奖章和证书递给妻子王晓婉看。"耀华,为了照顾我,你活的真不容易,这个奖章和证书是对你最好的奖励。"说着说着,王晓婉紧攥着丈夫的手,突然流起了眼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