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0月31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驾鹤西归。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贡献,却写入永恒。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与“让”。  相似文献   
2.
近读《军事历史》2009年第6期刊登的毛泽东与钱学森就反导问题的谈话,我想在此补充一点情况,供后人研究参考。 一、此次谈话,是毛泽东约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3位科学家到中南海他的卧室谈的,时间是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至3点,约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挽着妻子蒋英的胳膊悠闲地漫步在他执教的加州理工学院附近一条林荫大道上。“后面还会有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跟踪吗?”蒋英轻声地问。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07,(4):51-51
他曾在美国度过了5年的岁月,到1955年经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营救,才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他十分珍视自己的政治生命,曾经为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激动得彻夜难眠。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请看摘自《北京支部生活》涂元季所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5.
话外音     
正■【四字真言】缓,可以三思;退,可以远祸;舍,可以养福;静,可以益寿。——钱学森■读书是毕生的课题,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已80岁了,中风14年,基本上是个残疾人,但仍然坚持每日必读,每月一新书;每日必思,思有所得;每日必写,写有新意。在我看来,只要生命不息,就一定要做到读书不止!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之问”是广大校长必须直面的一个严峻课题。校长作为一所学校教学业务的指导者和教育行政的管理者,应以教学、管理、学生、教师及社会为基本职业维度,在工作中以“五心”标准要求自己。导致校长履职失范的因素包括校长自我认知错位、上级行政主管单位制度缺位及学校教职工角色异位等方面。人格自觉与制度跟进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规范校长治校理教的根本和正途。  相似文献   
7.
不朽的传奇     
"民族脊梁: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辉煌,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如今,手捧《钱学森故事》,心情如大旱逢甘霖。  相似文献   
8.
1969年,由于中苏边境发生了"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苏联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毛主席说搞不出洲际导弹他睡不着觉,这句话使钱学森肩上的压力大大增加,为了早日搞成"东风一5号",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相似文献   
9.
怀念钱学森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是我们十分敬仰的科学大师,此时,我们格外想念他。从1957春到1966年秋,我有幸在钱学森的指引下工作,我把自己的点滴回忆和感受付诸文字,以示对他的纪念。钱学森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和理论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05,(3):35-35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浙江省杭州市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又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在导师T.von卡门的指导下深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回国后,历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