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木场乡,位于云南省镇康县南伞口岸与耿马县孟定口岸的正中间,毗邻缅甸北部果敢县。"一村连两国"、"缅甸的鸡到中国来下蛋"……是当地的真实写照。由于这一地理特征.此处成为敢于铤而走险的贩毒分子由境外进入内地的主要地段。  相似文献   
2.
1994年,镇康县提出建设南伞糖厂,处理中缅合作种植的甘蔗,引导缅北边民种植甘蔗替代种植罂粟。称之为“南伞模式”。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令狐安同志指出:“南伞糖厂建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重大政治意义”。镇康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实施这一工程,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完成了缅北边境3万余亩甘蔗种植替代了罂粟种植。联合国禁毒署秘书长彼诺阿兰奇称赞:“这是奇迹”,“是对世界禁毒的贡献”。缅甸边民赞扬:“是中国的甜蜜事业让我们的生活甜蜜起来,共产党好!中国民兵好!”  相似文献   
3.
临沧地区看守所一间戒备森严的监室里,关押着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妇人——毒枭李绍菊。李绍菊从八十年代起就伙同家人贩卖毒品,发了大财,成了巨富。在缅北两支地方武装火并时,她一次就给支持她贩毒的一方捐了三千万人民币。1993年李绍菊的二女儿贩毒被我公安机关捕获。李绍菊像热锅上的蚂蚁,急急忙忙从境外赶来镇康县人武部副部长张学义家。  相似文献   
4.
镇工 《云南国防》2002,(1):25-25
李国荣1991年退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干上了武装工作。十年来,他带领民兵稳妥果断地处置边境情况,为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