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海珠 《国防》2010,(7):68-68
山西省盂县民兵常备应急分队组建于2007年3月,配有野战移动多媒体信息化指挥系统、越野指挥车、装备运输车、生活保障车,以及防暴、防火、防汛、防震等各类器材千余件。民兵应急分队按照“集中居住营地化、人员管理连队化、装备配套专业化、教育训练经常化、指挥控制野战化、遂行任务多样化”的思路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光 《国防》2016,(8):39-40
民兵海上应急力量是沿海地方政府和省军区系统掌握的重点民兵应急队伍,参加海上救援行动是民兵海上应急力量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沿海地区军事机关必须认真研究组织民兵海上应急力量参加海上救援可能担负的具体任务、时机、方式,以及指挥关系、组织协调、保障措施等关键性问题,全面提升海上民兵应急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防》2008,(1):I0001-I0004
1983年9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的前身——某县预备役师在四川省正式成立。组建后,该师先后经历了地建师、省建师和由步兵师改建为高炮师三次调整改革。部队组建以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政治建设、军事训练、后装保障、参建参治和迎外活动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5.
高炮武器系统杀伤边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炮射击特点剖析的基础上,从全航路毁伤概率的角度,提出了高炮武器系统杀伤边界的定义。修正了弹炮结合论证中导弹与高炮火力范围如何衔接的一些模糊概念,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衔接准则。该准则要求导弹系统杀伤区的杀伤概率与高炮系统杀伤边界内的全航路毁伤概率应该基本匹配,导弹系统的杀伤区近界与高炮系统杀伤边界应尽量重叠。研究结论在弹炮结合论证、火力分配建模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鉴于近期局部战争的经验,根据低空防空的作战使命及低空防空的四种形式表明,低空防空书面临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及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严重威胁。文章分析了这些威胁目标的发展及特点;综述了具有反战术导弹能力的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高炮、近距武器系统、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及高能激光反导武器的发展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刘强  聂峰 《中国民兵》2010,(10):37-37
今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民兵高炮分队在省军区民兵高炮实弹射击考核中,再次首发命中,并一举击落7个拖靶,勇夺比武第一名。他们已连续两次夺冠。南山区民兵高炮分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并非偶然。打开他们的"夺魁魔方"就能发现,这是南山区人武部多年来适应完成多样化任务需要,狠抓民兵队伍战斗力提升的结果。政委杨群吉和部长杨国明先后平职调入该区人武部后,坚持党委议训,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强干扰、噪声高分贝等恶劣作战条件下,高炮阵地分队指挥员使用某新型通话系统,能准确无误地下达和接受各种命令,且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前不久,由部队、院校和技术公司三方共同研制成功的该新型高炮阵地通话系统,标志着高炮分队阵地指挥又有了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麒麟区人武部紧紧围绕“战场和市场”需要,按照“精干、合成、可靠、管用”的原则,从建立正规的“四个秩序”人手,狠抓民兵执勤分队建设,收到明显效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