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导航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用在高科技装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运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对导航装备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得到某型导航装备的经济寿命,所得结论对部队的导航装备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无线城市概念,阐述了无线城市技术WiMAX+Wi—Fi Mesh原理,探析了其在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和智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西文  李根  李可奇 《国防科技》2018,39(4):006-009
陆军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呈现"四个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实现转型发展面临"四个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需从更新抓建理念、完善标准体系、固化建设路径、优化运行机制四个方面着手,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积极稳妥推进陆军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LED显示屏是现代社会发布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LED显示屏可以播放视频、文字等不同形式的信息,为人们传达最直观的视觉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LED显示屏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尤其是军事上的应用,比如基于LED显示屏的各种级别指挥控制终端的设计和运用,具有更为深入的研究价值。而ARM处理器是实现LED显示屏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主要针对基于ARM的LED显示屏指挥控制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的武器装备保障方法对战时保障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作战能力的装备保障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主要思想.研究了通过建立任务-作战能力-装备及其功能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装备保障需求的方法,并讨论了基于作战能力的装备保障中使用保障方案评价、维修保障方案评价、装备使用调配等重要问题.该方法的研究为一体化联合作战模式下装备保障研究工作建立了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雷达装备战斗恢复力的重要性,提出在雷达装备论证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如何提高其战斗恢复力,以及研究开发全方位、全过程的测试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建立维修科学理论体系的意义和研究时应考虑的一些准则,并提出具体的体系结构模式。该体系由维修导论、维修技术、装备采办和维修管理4个学科分支组成。  相似文献   
8.
近程防御体系作战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海战将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模式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因此,应从作战体系的角度研究作战。本文就是对未来自备式近程防御体系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系统的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RS232连接。仿真软件主要包括指控系统软件部分、指控系统界面设计部分、对体系的动画仿真演示制作部分、通信部分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在未来战争中,信息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为此,美军制定了十分庞大的“打赢信息战”计划,高度重视建立数字化部队,以保持在未来战争中的优势。从美军的“打赢信息战”计划入手,分析了我军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研制的现状和与外军相比存在的差距,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军炮兵指挥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了发展新装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核动力装置人机系统进行了可靠性数字仿真研究,将人的因素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性及其它参数进行综合平衡,研制出可靠性较高的系统,并在其使用维护中获得最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