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和 Painter等学者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美国陆军官方网站“相册”栏目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挖掘网页的符号资源,探寻多模态语篇生成意义、传递信息和构建形象的具体机制。在此基础上,借助Halliday、Hasan、Bateman和Bhatia等学者的多模态语类分析理论,探究模态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网页的整体设计、语类特点和宣传手段等。研究发现,该网站通过象征意义、情感互动和显著性差异等手段,影响读者对美军的认知,引导读者对美军产生积极联想,从而回避现实问题,为美军塑造正面形象。在深入发掘网页的交际目的、结构潜势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搭建多模态语类分析框架,揭示军事网站设计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复杂关系,助力军队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期发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引发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话语的极大关注。现阶段自媒体话语滥觞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消解,凸显了构建应急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国家安全话语构建离不开语言学话语理论支撑,语言学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可为健全国家应急话语体系提供操作思路。本文梳理疫情发生以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网站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涌现的大量疫情多语类相关话语,通过弥补大数据在分析话语整体意义层面的不足,提出应急话语构建和分析的七个维度。本文认为,国防科技应发挥大数据统计分析优势的同时,结合话语分析方法构筑质化的语言学模型,走跨学科之路,构建国家安全话语公共卫生应急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