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旭东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5):90-92
作为举世公认的兵学宝典,《孙子兵法》蕴涵着丰富的谋略思想,表现出高超的思维艺术,成为思维品质的基础性来源。武警指挥员战术思维品质的预见性、经验性、灵活性、辩证性、系统性,正是其谋略精华在新时期武警执勤作战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培志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13,(11):13-15
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以CNK《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主要数据源,检索我国海防相关文献,从海防研究文献增长、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情况、关键词词频以及学科类别与研究层次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海防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分析海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3.
孙风军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16(6):40-42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数)和空间形式(形)。“数”和“形”常按照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并蕴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中,在数学解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发挥“数”与“形”两种信息的转化及其优势互补与整合,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统一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振社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6,22(3):86-88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争霸时期战争智慧的结晶,它通篇贯穿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思想,主要涵盖了作战、治军等领域。从练兵与精兵、以法治军与以情带兵、奖励与惩罚三个方面,探讨了孙子的治军思想,以期为带兵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生的激情 死的欲求——精神分析学说对马丁·伊登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是伦敦塑造的超人形象。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深层次上分析马丁·伊登的生的本能、死的本能、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施虐狂倾向、受虐狂倾向,探讨评论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马丁·伊登的死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正是马丁·伊登身上存在的死亡本能、施虐狂倾向、受虐狂倾向导致了他最终的自毁。 相似文献
6.
赵士田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4(4):7-10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和国家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韩增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7,23(3):55-59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只是因为社会历史的不同,和谐社会思想所包含的要义以及所追求的目标也随之有所差异。但法之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却是绝大多数法哲学家所认同的,即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保障之基石。从中西方法律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观角度层层递进,对构建和谐社会之合理性、时代性、先导性以及法之于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进行探讨与思索。 相似文献
8.
姬玉珊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7,23(5):45-48,73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又与语言密切相关。英语段落体现了英语语言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观点通常以命题句的形式呈现在文章的开头。体现英语语言的思维模式主要是修辞模式的线形结构。英语语言的基本思维模式或者修辞模式要求文章的行文要按照命题句所规定的各个要素呈线型发展。因此,掌握英语的段落修辞模式是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熊庆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7,23(7):42-44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儒家的“德治思想”到“以德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儒家倡导"仁政",注重"德治",对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既是对儒家"德治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新阐释和新发展,同时又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