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姜蒙  周常乐 《兵团建设》2012,(14):23-24
正7月13日,记者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色素菊花加工厂。采访的对象叫董军,32岁,是加工厂的车间主任。高大的身材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干活的好把  相似文献   
2.
金秋时节,七师一二九团到处都是一片秋收的忙碌景象。机关干部们也纷纷住连入户,帮助职工秋收,为职工进行技术指导、答疑解惑,忙得不亦乐乎。"我承包了15亩葡萄,今年亩产达500公斤,这样的产量离不开机关住连干部的帮扶和指点。"说这话的是园艺连职工包爱英。2010年,包爱英从团加工厂转岗来园艺连承包葡萄,她错误地认为挂果越多,葡萄产量越高,因此没有剪枝疏果。结果却在果品验级上吃了大亏,由于自己种植的葡萄优级果率远远落后于其他承包户,没有客商愿意购买,包爱英不知道在地头  相似文献   
3.
在可以想象的未来,由氦-3采掘加工厂、核聚变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组成的月球能源基地,将为月球的长夜带来光明,为月球的开发利用带来强大的动力,为地球的能源接替做出无可估量的贡献,也为人类飞向火星等其他星球加油增力。试看将来的月球,绝不仅仅是供人类欣赏的“冰轮”,而是一个可以推动整个宇宙开发利用的强有力的巨轮!  相似文献   
4.
编与读     
正彼岸的"灯塔"■一师八团加工厂读者于飞刚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我就被分配到连队当政工员,一开始,我以为作为大学生的我,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初出大学校门,遇到的第一本杂志就是《当代兵团》,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尝《当代兵团》,她就像一道美食,看着舒服,吃到嘴里,甜在心里;她更像彼岸的一座"灯塔",当我孤独、无助的时候照亮了我前行的步伐,让我重新振作、重挂风帆、破浪前行,祝愿杂志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5.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李宁一边熟练地操控配料按钮,一边得意地告诉笔者:"这个月我的工资又可以超过6000元了,估计能拿到8000元。这在以往我连想都不敢想,很多人都很羡慕我这个兵团的新工人。"李宁所在的单位一八八团,与农八师一五二团合股经营的白杨海川预制砼混凝土搅拌站,也是该团招商引资17家工业企业其中之一。2010年企业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2011年企业生产混凝土突破11万立方米生产大关,超出计划1倍。企业  相似文献   
6.
一位78岁的老人,一位37年矢志不渝的老军垦,在他65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地站在鲜红的党旗前,庄严宣誓。他就是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农二师二十一团加工厂的退休职工刘传尧。风雨送报20载 1986年,刘传尧退休后并没有赋闲在家。他看到厂里职工订阅的报纸杂志是让人代送的,于是主动承担起了义务送书送报的投递员工作。风里来,雨里去,他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7.
"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真要感谢辛勤工作的边防官兵们!""是他们,让我们的幸福感飞了起来!"说起现在的日子,营口沿海地区的村民发自内心地感谢营口边防支队官兵的真诚付出!近年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8.
团场艺术家     
10月初的农五师81团,天空湛蓝,棉海茫茫。正值秋收季节,在通连公路上,一辆辆满载棉花的箱式运花车秩序井然地驶入团场综合加工厂。在加工厂门口,记者见到了加工厂技术员兼政工员韩岩霞。加工厂厂长张庆洲说:"她是我们团里的名人,编排节目一绝,职工们都叫她‘韩导’。""韩导"今年35岁,个子不高,笑容甜美,目光纯净,像很多秋收季节里的团场干部职工一样,头戴一顶白布帽。在办公室里,她将自己编排的节目的  相似文献   
9.
7414厂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下属的一个机械加工厂。多年来,该厂始终坚持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发展战略,在圆满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民用产业市场,结交大客户,开发新产品,取得了军民同步发展的较好成绩。武汉汽轮发电机厂便是7414厂结交的一个重要民品客户。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双方合作至今已有近10年的历史,2004年双方关系进一步上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层次进一步提高。其中武汉汽轮机厂外扩到7414厂的汽轮机核心部件——转子体(俗称大轴),就是双方重点合作项目之一。自2004年2月…  相似文献   
10.
说起我和《兵团建设》的缘分,不能不提起一直支持、鼓励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农五师八十一团综合加工厂党支部书记张庆洲同志。我是1996年调进综合加工厂的。业余时间我爱写些小说、散文之类。张书记发现我的文字功底扎实,就鼓励我多写些新闻作品,并派我参加农五师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