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流体介质和剪切层共同作用下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改进 |
| |
作者姓名: | 周鹤峰 赵云 田章福 曾新吾 蒋伟康 |
| |
作者单位: | 国防科技大学 气象海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0 |
| |
基金项目: | 气动噪声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ANCL20180303);国防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基金资助项目(xslw10) |
| |
摘 要: | 传统的平面近场声全息将全息面置于射流内部。为了降低窗效应和卷绕误差对重建精度的不利影响,一般要求全息面尺寸为声源的2倍以上,而较大尺寸的传声器阵列放在射流内部会干扰射流的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整个全息面置于射流外部的方法。根据经典的剪切层修正理论,首先分析声波由声源传播至全息面过程中路径和幅值的改变,继而推导出修正后的声场传播公式,最终建立起马赫数小于0.3的运动流体介质和剪切层共同作用下的平面近场声全息理论模型。数值仿真表明,改进后的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能够得到高分辨率的重建声场,对气动噪声源的定位精度较高,并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
关 键 词: | 平面近场声全息 运动流体介质 剪切层 气动噪声源 |
收稿时间: | 2019-04-11 |
|
| 点击此处可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