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技术战争中的机动战
引用本文:丁信成.高技术战争中的机动战[J].中国民兵,1996(6).
作者姓名:丁信成
摘    要:在高技术战争中,由于参战军兵种多、作战空间大、作战节奏加快、战线不稳定,使传统的作战形式受到一定限制,既不能照搬阵地战的固定模式,又不允许按过去运动战那种“以时间换取战机”的打法,也不能局限于民兵游击战的辅助范围,而是应着眼于高技术战争的新特点,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相适应的作战方式。鉴于机动战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继承机动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近期局部战争中机动战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机动战的特征,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发扬我军机动战理论,夺取高技术条件下机动战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机动战见诸于文字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在19世纪初由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在他的《兵法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然而机动战作为一种作战形式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存在。如公元前127年至前119年,汉武帝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由卫青、霍去病率领教万骑兵七击匈奴,东抵乌兰巴托东北,西至酒泉,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场上,频繁机动,迂回奇袭,长驱深入。不过,由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军队编制体制单一,仅仅是在陆地实施步兵和骑兵的机动,机动战的样式比较简单。 在高技术条件下,军队装备了高技术武器装备,能够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战场、实施机动。例如,随着设计工艺和动力推进技术的改进,地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