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咸崇蒲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特色
引用本文:但汉炽.咸崇蒲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特色[J].军事历史,1993(1).
作者姓名:但汉炽
作者单位:中共蒲圻市委党史办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咸(宁)崇(阳)蒲(圻)一带是鄂南山区抗日武装活动中心,它地跨咸宁、崇阳、通城、蒲圻、嘉鱼等县。在辖区范围内,先后建立中共咸崇蒲中心县委(即咸宁县委)、咸崇蒲县委、咸崇通(城)县委、咸武(昌)鄂(城)工委、嘉(鱼)蒲临(湘)工委、咸通(山)阳(新)工委和武嘉工委(即金水工委)。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咸崇蒲抗日根据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粤汉铁路纵贯其东西,湘鄂公路横穿其南北,万里长江流经其西北,既是湘鄂赣水陆交通枢纽,又是中日正面交战的主体战场。武汉会战后,日军屯兵湘鄂边境,窥视南部中国,其前梯队指挥部就先后设在蒲圻和咸宁。八年抗战中,咸崇蒲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敌人屯驻重兵、严密控制的近后方,插上一把尖刀,为夺取鄂南抗日斗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