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志愿军兵站体制是后勤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体制的继承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作战物资主要从祖国大后方运来,后勤工作异常繁重,而其中的运输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为适应战场情况的变化,确保运输的畅通,志愿军后勤部门不断调整和完善兵站体制:在兵站领导体制上逐步建立战略、战役、战术三级体制;在兵站勤务体制上逐步由兵站线发展到兵站网。合理、完善的兵站体制,确保了志愿军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民军队兵站体制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民革命军兵站体制的沿革总体上经历了创建、发展和变革三个阶段。北伐战争至七七事变前为创建时期。主要是借鉴了日本兵站体制,同时也区分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进行相应的变通。全面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随着军队规模迅速扩大、战区增多,兵站规模也相应扩大,兵站领导层次增加,在战区兵站总监部之上建立了后方勤务部和兵站统监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变革时期,主要是仿照美军后勤体制对现行兵站体制进行改造,在后方勤务部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和联勤总部,将平时、战时及各军种后勤领导体制进一步整合、集中;在战区兵站体制上,建立补给区,由部队兵站制逐步向地区兵站制过渡。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场后方勤务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前,国民党军队的后方勤务是军政部的一部分,分别由该部军需、兵工二署和交通、军械、军医等司掌理。战时,参战各单位设立兵站、经理总监部等机构办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军事委员会内设立后方勤务部,掌理陆海空军后方勤务事宜。1938年11月,国民党在南岳军事会议上宣布抗日战争进入第二期。此时,空军“飞机损失殆尽”,  相似文献   

4.
此文介绍的主要是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兵站总监部的组织沿革,也兼述后方勤务部第二办事处的组织概况。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对日全面抗战开始。7月底,蒋介石召集各地军事长官在南京开会,前炮兵司令周秒(字子梁)于是月29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于同月81日,应召由太原驰赴南京,参与会议。会上讨论长期、全面抗战及军事后勤工作等问题。蒋介石以后方勤务关系重大,指定俞飞鹏为后方勤务部部长(该部于8月10日成立,后又以卢佐、端木杰为副部长),于各战区设兵站总监部,另以重要地方设办事处,以“办理兵站收关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5.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建立兵站体制,进行交通运输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兵站初步创立,作用较为有限,但各根据地发展不平衡,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站体制较为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兵站得到较大发展,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连接各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大后方的战略性兵站线,以及连接敌占区的秘密兵站线,兵站职能进一步拓展。解放战争时期兵站逐步走向成熟,不仅规模急剧扩大,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而且职能得到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诞生在炮火硝烟中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家坊地段的江东机床厂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江东军械修理厂,番号是280部队94分队。  相似文献   

7.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胜拥有高度现代化优势装备的敌人,其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志愿军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又一重大发展,在我军政治工作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扼要梳理志愿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当前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仍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的后方勤务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党政府后方勤务部(后为后方勤务总司令部)系抗战期间军事委员会(后为军政部)属下的一个重要部。研究抗战史,不能不提到这一负责全军后勤工作的场所。兹就档案所载,将该部的历史沿革、组织人事及其所属兵站设置情形,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拥有现代化优势装备和技术的强大敌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好地发扬了军事民主。广泛开展军事民主,成为志愿军"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重要手段,贯穿了志愿军作战的各方面、全过程,达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紧密契合。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开展军事民主工作的经验,对于当今推进我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仍是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以交通运输工作为中心,服务于人民军队的作战与发展需要,是人民军队后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进行研究,早在人民军队兵站产生之时就开始了。为更好地指导兵站工作,人民军队兵站部门十分重视研究和探索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术界开始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后勤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但学术成果总体上还较零散,缺乏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