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BMPT“终结者”2坦克支援车(以下简称“终结者”2)是俄军特有装备。自2022年2月24日开始的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战至2022年5月已经明显陷入胶着状态。乌克兰东部地区或大或小的一个个城镇成为俄乌两军反复争夺的绞肉场。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开始将“终结者”2坦克支援车投入战场。城市巷战是最残酷的地面作战形式,没有之一。城市是经济、  相似文献   

2.
含章 《环球军事》2011,(13):39-41
一边是杀人不眨眼的“暗杀行动队”队长,一边是学识出众、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人们很难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放在一个人身上,但是上天就是这么凑巧,偏偏就制造了这样一个“例外”——他就是拉丹“终结者”,号称“反恐猎手”的美国新任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莱文。  相似文献   

3.
李勇 《国防科技》2002,(4):42-44
海湾一战,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武装直升机打得伊拉克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溃不成军,自己仅损失一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此次战役人们不禁对“陆战之王”的声誉提出质疑,坦克要寿终正寝了吗?武装直升机就是其终结者?我们还是慢下结论,先拨开战争的迷雾去看看王者之争的真相。  相似文献   

4.
海湾战争以来,鉴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比例日益增大,威力和打击精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各国纷纷将重要目标转入地下。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打击地下目标的武器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钻地武器的技术水平和实战效能首屈一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地堡终结者”(GBU—37)、“掩体粉碎机”(GBU—28)之类的钻地武器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正>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俄军闪击乌克兰受阻后,俄乌双方在重点地区陷入反复争夺的相持状态。俄军调集有“死亡收割机”之称的“终结者”3型坦克支援战车(英文缩写BMPT)投入战场,作战效果显著。这款装备曾在国际防务展和莫斯科红场阅兵上亮相,是全球首款坦克支援战车,已量产出口,并在2017年的叙利亚战场首次用于攻城实战,帮助叙政府军取得战役胜利。  相似文献   

6.
“破地入土”钻地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战争以来,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比例日益增大,威力和打击精度也越来越高。各国纷纷将重要目标转入地下,于是各种打击地下目标的武器发展迅速,其中钻地弹的技术水平和实战效能首屈一指。此番攻伊,美军使用了集束炸弹,感应引信武器、战术撒布器等许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中“地堡终结者”、“掩体粉碎机”(GBU-28)之类的钻地弹的作战威力格外引人注目。 钻地弹的由来 提起钻地弹,许多人认为它的祖先就是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GBU-28钻地弹,因为“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深(1991年2月13日夜,美空军发射了  相似文献   

7.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2002,(7):4-5
在各国的反坦克武器中,威力最强并且被各国当作主战装备的就是反坦克导弹系统,这种武器挟其远于坦克主炮的射程优势,成为坦克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9.
海湾一战,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武装直升机将伊拉克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己方仅损失一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此次战役使人们不禁对“陆战之王”的声誉提出质疑。坦克要寿终正寝了吗?武装直升机就是其历史的终结者吗?且慢下结论,让我们拨开迷雾去看看王者之争的真相。 斗转星移,“陆战之王”霸气虽减,王者风范依存 翻开坦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坦克的诞生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3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  相似文献   

10.
陈家光 《环球军事》2009,(20):50-51
人们对机器人战士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最著名的是《终结者》系列和《变形金刚》,特别是前不久热播的《变形金刚2》,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机器人战士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正>武装直升机被誉为"超低空空中杀手""坦克终结者"和"树梢高度的威慑力量"。直10就是一款这样的武装直升机,具有优良的飞行性能和连续、快速攻击多目标能力,综合作战能力与国外现役先进武装直升机相当。直10研制过程极其复杂,所  相似文献   

12.
"标准"导弹是美国海军武库中最成功的导弹武器之一,被看作"宙斯盾"舰艇的支柱和美国舰队的"守护神",还有"空中威胁的终结者"、"弹道导弹的克星"等说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投入服役以来,"标准"导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相  相似文献   

13.
《印度时报》7月31日报道,印度陆军计划到2020年,将士兵都打造成"终结者"。他们希望把35万士兵都变成用高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杀人机器。印度陆军的"未来步兵现代化计划"(F-INSAS)经过三年准备,现在终于有了具体的设想。7月30日在姆豪举行的步兵指挥人员会议对这一计划的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科技     
豹形机器人美国军方正在研制一款机器人,这款终结者式机器人的速度超过了人类。这款机器人叫做非洲猎豹,是由波士顿动力学工程公司为美国军方研制的,奔跑时速将达到70英里(约合113公里),最初的模型将在20个月内问世。这个有四肢的机器人有灵活的脊椎和头部,将被列入美军防卫计划。它可以完成疾速奔跑、急转弯、折返跑,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的作业。  相似文献   

15.
10月2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车臣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举世震惊。26日凌晨,一支精兵成为恐怖分子的终结者:毙俘50名恐怖分子,而己方却无一伤亡。这支精兵便是俄罗斯反恐特种部队——“阿尔法”突击队。 受命于危难之际 10月23日晚21时30分,50多名荷枪实弹的车臣匪徒闯入莫斯科市东南区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了正在观看演出的700多名观众和演职人员,并要求俄罗斯7天内从车臣撤军,否则就要杀死全部人质。事件发生后,俄罗斯举国震惊。普京总统当即取消了出访德国和葡萄牙的计划,亲自坐镇指挥。 一个小时后,俄罗斯的警察部队和安全官员赶到现场,并开始与绑匪谈判。可是凶残的绑匪开出的价实在太高,事情毫无进展。在世界反恐声浪日甚的今天,这次人质事件对俄罗斯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对俄罗斯政府声誉及国民情感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  相似文献   

16.
一个闷热潮湿的夏日清晨,气温将近36℃。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一片丛林中,十几个手持短把冲锋枪、头戴黑色面罩、身着黑色战斗套服和战术防弹服的蒙面人正悄悄地潜伏着,露出面罩的眼睛警惕地注视着教堂旁的一座仓库。突然,一个身材高大的蒙面人轻轻一挥手,数个黑影闪电般跃出丛林,呈战斗队形扑向仓库。一个手拿破门器的队员迅速打开仓库大门,另一个队员朝门内扔了一枚眩晕手榴弹。霎时,冲锋枪的扫射声、金属弹壳的落地声、炸弹的爆炸声和中弹后的惨叫声响成一片……在喧嚣和浓烟裹夹着的混战中,藏在仓库角落里的一男子正欲朝一名蒙面者射击,说时迟,那时快,一把锋利的尖刀箭一般地刺入了他的后背。几分钟后,警笛声骤起,大批警察拍马赶到,而这些蒙面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这些神秘使者是何方神圣呢?他们就是有着“黑色终结者”之称的阿根廷国家警察特别行动组的勇士们!  相似文献   

17.
湛蓝的海水不复存在,各种垃圾废料在海面上四处漂浮,海洋生物不是尸沉大海就是在痛苦地等待着末日的来临……我们未来的海洋会是这个样子吗?水作为生命的起源,最终也会成为生命的终结者吗?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中和战后各国沉没于海中的化学武器,已经在海底沉睡了半个多世纪。半个世纪以来,这些恐怖的幽灵一直在渐渐地扩散,逐渐扼杀大海,有可能把整个大样变成充满毒剂的死亡之水。  相似文献   

18.
雷光墅简历:先后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1969年班,“三军大学海军指挥参谋学院”,“南非海军指挥学院”及“美国战争学院”函授班。1988年任老“阳”字号驱运舰“惠阳”舰舰长。后任“参谋总长”办公室主任,“海军总部计划署长”。1998年8月任海军驱逐舰第一舰队“舰队长”,后任“海军航校校长”。1999年2月任“海军总部军务署署长兼海军总部新闻副发言人”,2000年7月任“海军副参谋长”。2002年2月任“国防部参谋本部军务局长”,军务局改为军务办公室后任主任。1993年1月在“舰队司令部副参谋长”任内晋升“少将”,2002年7月晋升“中将”。  相似文献   

19.
李牧洋 《当代海军》2005,(12):64-65
王立申档案: 1946年出生,浙江省青田县人。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1969年班、“三军大学海军指挥参谋学院”和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教育学函授班,曾在南非“海军参谋大学”、美国“潜艇学校”学习,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工业管理硕士学位。王立申1988年5月任“海狮”号潜艇艇长,1989年3月任“海龙”号潜艇艇长,199年9月任“华阳”舰舰长,1993年10月任“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支队支队长”,后任“驱逐第一舰队副舰队长”,1994年1月晋升“少将”。1995年7月任“驱逐第一舰队舰队长”,1996年6月任海军“62.2特遣支队支队长”,1996年7月任“海军武器获得管理办公室主任”,1998年8月任“海军督察长室副督察长”,“海军情报署长”、2001年6月任“海军舰队司令部副司令”,并晋升“中将”。2002年3月任“国防部战略规划司司长”,2003年12月任“海军舰队司令”。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报,得知某县开会时专门配备“导鼓”。所谓“导鼓”,即“鼓掌诱导员”,其工作是在领导讲话“该鼓掌时”带头拍手,“诱导”听众鼓掌。不仅如此,会议讲稿还分为两个版本:一曰“秘密版”,文中每隔几行就标注“(鼓掌)”,仅印发给讲话领导、“导鼓”、“鼓掌计时员”;二曰“公开版”,不标“(鼓掌)”,印发给与会者,云云。笔者亦参加并参与筹备不少会议,对此亦闻所未闻。“导”出来的掌声能反映多少鼓掌者的心声?尚须“写手”标注“鼓掌”的讲稿又有多少领导者的思考?“导鼓”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比“导鼓”还“导鼓”的形式主义?会议当然以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