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港月正圆     
朱俊官 《政工学刊》2001,(12):41-41
徐 徐的海风 ,轻拂着水面 ;起伏的波浪 ,轻轻拍打着战舰。月光辉映下的军港显得格外静谧。海水拉长码头边灯光的影子 ,倒映在海面上 ;郁郁葱葱的小树 ,频频地点头示意 ;灯、树、月光、战舰交汇在一起 ,编织成一幅美丽的军港夜色图。月光照耀着周围的海面 ,也照亮了在月光下值班的我 ,溶溶的夜色中 ,不禁联想起远方的亲人。认识妻是在冬季的一天。早已固守在大龄“战壕”的我 ,婚事如秋水般静默。就在此时 ,妻款款地闯进了我落寞孤寂的世界 ,近似干涸的心海忽然变得碧波荡漾 ,柔风习习。一次 ,我鼓足勇气问她 :“你为何如此执着地嫁给我 ?”…  相似文献   

2.
战士的夜     
吕鑫 《中国民兵》2007,(7):54-54
营区的熄灯号悠扬响起,吹散了白日的喧哗。月亮躲在云层后面,羞怯地露出半个脑袋,温柔地将月光悄悄拂上战士黝黑的脸庞。夜静悄悄的,一阵风轻柔而过,带动着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绿色的叶面像是被月光镀了一层银白,在夜色中如一只只小手,快乐地舞动着。  相似文献   

3.
《政工学刊》2013,(7):I0002-I0002
夜深了,亚丁湾,风平浪静 橙色的灯光,温暖着水兵睡梦中疯长的思念…… 有心跳的声音 能感觉得到,在海平面的那边。 这是家乡十五的月亮吧!  相似文献   

4.
夜深了,窗外阵阵微风吹来。月光依旧,泻水般地洒向大地,那银灰色的朴素,那默无声息的平凡,就如远处幽黑的大山。哪怕是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我总是想起那有月光的过去。我的思绪一丝一丝,一片一片,如月光般悠来荡去,总觉得白天挽不住太  相似文献   

5.
女儿的遗憾(散文)董继华月亮升起很高了,月光象水一样透过窗棂流进宿舍。我痴痴地坐在窗前,望着远方,想着病中的妈妈。泪水悄悄地挂满双颊。"妈妈,我想您,女儿对不起您。"我心里对自己说。母亲得的是不治之症。虽然病情现已稳定,但每当想起母亲,我便有一时愧疚...  相似文献   

6.
1995年12月12日深夜,是我当兵离家最后的一个晚上。我把整理好的背包打开又合上,等天快亮了时,终于一咬牙把两本书塞了进去,一本是封面已经打了卷的海子的诗集,一本是我已写满"批注"的汪国真的诗集。新兵连的生活,整日被紧张和忙碌所充塞着,赶到休息日,时间也大都耗在那  相似文献   

7.
冬日的微寒凝缩成一枚凋零的叶子,在空中颤颤悠悠地飘啊,飘,飘落到地上,也飘落在心里——妈妈屋前的梧桐叶,也该落了吧?落叶宣告着又一个冬天的来临。云在沉吟,风也飒飒。朦胧的月光下,流淌着找的思绪……妈妈,您看到了吗?在幽幽月光晕染下,在飘渺的雾气衬托中,显现出您女儿英俊的倩影;闪闪的钢盔,给万籁俱寂的夜空增添了无限的  相似文献   

8.
没有信的日子 没有信的日子,是一张白纸。是谁在欲望的空间走来走去,埋下头,吐着烟圈,深掘着藏了又藏的记忆。 摸爬过忠贞和骄勇之余,踢踏过青春和风流之时,老吉它沙哑的颤音,在空寂的山间滚动的孤影,被月光雕成一方永恒的风景。 没有信的日子,是一场大雪。好  相似文献   

9.
父亲     
父亲的黑发染上了霜父亲的脸膛被苍桑刻上了年轮父亲的脊梁风化成了礁石父亲山峰般的身影变成了余辉中的孤线一股涌动按捺不住一种内疚欲说还休一份严慈教我蓬勃茁壮一道深邃的目光使我走进阳刚月光朦胧的傍晚也曾生长出许多怀想风雨绵延的长夜一任奔腾的思绪萌动几多的怅惘雷声惊梦恍若是父亲铜钟般的声音在殷殷地叮咛既然选择了军旅就要用青春和热血铸造出一轮辉煌的太阳这才是对父辈最好的报偿父亲@高新民$八一八一五部队政治处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炊烟     
燃驹 《兵团建设》2007,(5):54-54
如水的月光洒在窗前习习的晚风阵阵吹旋我站在楼台眺望着远方仿佛看见家乡的炊烟腾腾的炉火映红了父亲的脸母亲那瘦弱的身影也依稀可见蒸气里散发出五谷的芳香辛劳中酿造着世代的酸甜  相似文献   

11.
话说这天半夜,鸡不叫狗不咬,月亮被乌云遮得一会儿明一会儿暗,远处不时传来猫头鹰瘆人的叫声。朦胧的月光下,吉林省海龙县小北沟村外的小道上,急匆匆走来两个持枪的人。前头是民兵排长张明,跟在他后面稍胖的小伙子叫李亮,是年初新人队的民兵。两个人穿过村子,来到北沟口的一家门口,看了看,听了听,便隐蔽在对面一棵李子  相似文献   

12.
王彦峰 《国防》2005,(1):84-84
哨所的时光寂寞地从漠风里伶仃飘落,我站在高高的望塔上极目远眺,边境内外尽是漫无边际的黄沙。仰望蓝天,洁白的浮云四处飘荡。哪一朵是从故乡飘来的,你可否告诉我那里的景象?夜空清冷的星星,成为我忠诚的伴侣。明月升上来了,从东边的那个山梁上探出半个皎洁的笑脸。天地间顿时亮了起来。我是月光下的一粒沙子,在茫茫的戈壁翰海中,在绵延万里的边防线上,我读懂了自己的位置。中华文明五千年,栉风沐雨,一路走来。在这里曾有过无数战马的嘶鸣,也曾记载了万千悲壮激烈的动人传说。边关是军人魂与魄的结晶。边关寂寞,边塞荒芜,我们却在这里扎了…  相似文献   

13.
天很冷,昨晚夜很凉。我在帐篷里辗转反侧,没有睡好。黑暗中,我模摸索索拿到了最喜欢看的《解放军生活》,爬到了帐篷外边,抚摩着心爱的杂志,借助月光又把它翻了翻。再过几天我就得走了,离开绿色的军营,离开熟悉的部队生活,摘掉上等兵的军衔,去下军装上的领花……我真不愿意想这些,不知不觉,我泪流满面。我又钻进了帐篷,战友小张问我,王大彪,怎么哭了。我笑了笑,抱着沾满泪痕的《解放军生活》进入了梦乡。  相似文献   

14.
庆幸跌倒     
9月18日晚9时18分,夜空中响起凌厉的警报声,我放下手中的活,立在窗前聆听,心潮难平。 又一次,我听到如此响亮的哀悼与警示;又一次,我被如此真切地震撼着;又一次,我收获着心灵的慰藉——我不孤独,还有很多人和我在一起,牢记着国耻、牢记着历史的伤痛、也牢记着作为中同人的一份清醒!  相似文献   

15.
昨天晚上,出差刚回单位,由于错过了开饭时间,战友小田便给我拿来了一桶方便面和一袋榨菜,我负责烧水,小田负责泡面,看着泡好的方便面,一下又让我想起了和老班长郭振的那段有关"方便面"的日子。时间倒回十几年前,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寒风挟裹着落叶,吹得院中的白杨树吱呀作响,班长把我额头上的毛巾换了一遍又一遍,躺在病床上、浑身酸痛一直高烧不退的我,全身就像这吱呀作响的树枝一样快散了架,嗓子疼得连大声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一连几天都在病床上度过。听战友们说,班长一连几个夜晚,都是手托着腮坐在小马扎上守着我,直到天亮了黑,黑了又亮。在班长和战友们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情终于好转。看到我高烧退去,班长那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并连声说道:  相似文献   

16.
给母亲洗脚     
春天来了,我想人间一定有很多的温暖在角角落落里蓬勃生长着!这的确是个温暖的季节,想起去年寒假的一些事情来, 我被我自己感动了……寒假回家过年,看到母亲头上的白发渐渐地多了,脸色也越来越沧桑,我心里真的好痛!眼看着母亲一年比一年衰老,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难过揪着心,说句心里话,这些年家里最苦的是母亲:父亲是个医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外;我们兄  相似文献   

17.
积极乐观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悲观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就是心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思念     
思念犹如月光下的背影,挥之不去;犹如孤寂又别于孤寂的心理,酸酸的、沉沉的、无所适从的、百无聊赖的……这种滋味,随着工作的忙碌,家庭的建立,孩子的出生,已渐渐离我远去了。甚至被小家庭的温馨而淡忘。隐约记得这种感受始于我上初中。那时,学校离家较远,需留校住宿,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幼小的心灵经不住独立的考验,别离父母的痛苦思念开始挤满了我整个思维的空间。之后,就是参军、上军校,这种思念也常常萦绕在我静静的床前。每当假期,“归心似箭”让我有了真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一次在南方某城市公干,有幸住一豪华宾馆,宾馆装修考究,陈设豪华,彩电、冰箱、电话、地毯等一应俱全,堪称“高级”.美中不足的是室内光线太暗,即使打开床头的壁灯都无法看书,而我素有入睡前看书的习惯,书看不成,很觉别扭.空闲时,我问宾馆经理,为何不把房间的灯弄得亮一点?经理振振有辞:“住我这宾馆的人大多是大款,而大款不需要读书,只需要安静、舒适、愉快就行,因此这灯也不能太亮了.”问了几个房客,方知高级宾馆大都如此这般.我只有叹息的份了:是呀,高级宾馆本来就是为大款们准备的,人家既不读书又不看报,房间要那么亮的灯何干?  相似文献   

20.
画面是简洁的,寂静的,透现着宁静深邃的意境;故事是悲壮的,惨烈的——不管时光怎样流逝,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都记得这样一幅画面:在硝烟未散的战场上,有一把被阳光镀亮的军号,有一顶绣着红五星的旧军帽,以及雨滴般散落的弹壳。而在战场的一角,是一丛在阳光下灿然盛开的金黄色的菊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