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艇编队协同反导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多目标的决策系统,依据模糊权距离和隶属度概念,考虑系统中各阶段的协同关系,提出基于火力分配环协同度的概念,将模糊优选理论与动态规划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基于舰艇编队协同反导的多阶段多目标优化的最优均衡策略,并应用于解决舰艇编队协同反导决策的优化中,得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地调度好编队全部的抗导资源,实现抗导弹群的成功概率最大,在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编队协同反导决策方案各指标值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将"模糊优选理论"与"协同学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求解了在反舰导弹到达强度与舰空导弹的单发杀伤概率在不同值的情况下,编队协同反导决策方案的隶属度,为编队指挥员进行反导决策方案的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反导防空导弹拦截决策分析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导防空导弹在防空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拦截决策是实施拦截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文中,考虑了多个进攻目标的情况以及反导防空导弹拦截能力的限制,利用0—1整数规划的方法给出了确定反导防空导弹最佳拦截方案的统一的优化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4.
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导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水面舰艇面临着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特别是在饱和攻击的条件下,常规的单通道舰空导弹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具有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拦截多批目标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能力,相应的反导决策在防空作战中起到重要作用,反导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防空作战效果。在对反导决策过程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0-1决策模型,得到了舰空导弹武器反导的优化决策模型,较好地满足了使用多通道舰空导弹系统对多目标打击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对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探测感知和指挥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聚焦智能感知技术赋能未来防空反导作战装备,剖析了智能感知概念及内涵,围绕防空反导“观察、定位、决策、行动”(OODA)环以及典型作战流程,梳理感知对抗形态,主要包括预警与反预警、探测与反探测、跟踪与反跟踪、干扰与反干扰;揭示了智能感知对抗的核心科学问题是特征的隐匿与识别,给出了感知对抗技术在OODA环中的主要应用场景;最后,提出了提高防空反导装备智能感知对抗水平所需的关键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舰载软硬武器综合反导方案的定量评估与优化是水面舰艇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之一.应用多阶段多目标模糊动态决策模原理于反导资源分配方案的选优.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以嵌入到指控系统的辅助决策软件中,为舰艇在反导作战中进行动态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反导导弹战斗部的性能特点,以灰色关联理论为基础,采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判,建立了反导导弹战斗部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完整性,最终为决策者做出合理的作战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反导预警体系并确保反导预警时间充足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创新性地应用反导预警时间窗口分析各类预警系统的性能,并为反导预警体系构建给出相关决策依据。首先结合预警时间窗口的概念,给出天基支援下预警时间窗口的数学描述;然后,建立了反导预警过程中攻防双方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方法;接着,对反导预警时间窗口的计算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结合具体仿真实例,分析了天基预警卫星对反导预警时间窗口的扩展作用,得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未来水面舰艇近程反导武器系统反导作战的特点和要求,在考虑武器系统拦截可行性判断、射击方法选择和应急使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拦截可行性分析、射击方式优选和主用备用相结合等环节开展研究,构建了优化的武器系统作指挥决策战流程。该流程可以有效提高舰载CIWS末端反导作战效能的发挥,增强作战指挥决策科学性。研究成果可以为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向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可组合建模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理论及其建模仿真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可组合建模框架的思想,设计了指控网、探测网和武器网三网交互的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结构概念图,开发了包括体系顶层框架、体系决策框架和数据链接口框架的可组合建模框架,通过单机突防舰队阵地混编群的仿真实验论证了所设计的建模框架的可组合性和合理性,为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建模与效能仿真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刚  何浩  刘军兰  张东洋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11):210-213,216
反导作战是攻与防体系之间的复杂对抗过程,对模拟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反导系统的组成和作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导作战模拟训练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了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一体化分布式反导作战模拟训练体系结构。分析表明,这种体系结构能够实现各个分系统的即插即用,模型扩展、重用及互操作,提高了模拟训练的效率,适用于反导作战的模拟训练,为模拟训练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反导已成为现代防空作战的首要任务,而拦截可行性分析是反导指挥决策的重要环节。对弹道导弹目标与飞机目标不同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弹道导弹目标的弹道特点深入研究了反导拦截的空间、时间、武器约束条件,建立了反导拦截可行性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实现反导拦截可行性模型的软件算法。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修理级别分析是防空反导装备维修决策的重要内容。分析了防空反导装备的组成结构和维修流程,建立了基于模块化装备的修理级别分析决策流模型,在多指标约束条件下,以维修效果和维修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防空反导装备修理级别的经济性分析模型,运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完善防空反导装备的修理级别决策分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中段反导拦截弹实时规划问题,将经典Lambert理论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提出一种高效的拦截点解算方法。基于Lambert理论构建二体假设条件下椭圆轨道的中段反导拦截弹弹道规划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求解模型,可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极大提升解算效率。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此方法可以推广至其他作战规划问题,以满足作战选择的多样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指挥控制系统作为反导系统的中枢,与反导系统的战斗力息息相关。研究了国内外中段反导指控系统建设现状与趋势;在中段反导指控系统总体规划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四阶段分步推进螺旋式上升的建设方案,对各阶段的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段反导指控系统技术体系,对自主可控、智能决策、大数据应用等技术在中段反导指控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技术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对反导作战能力的有效评估,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回顾了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的典型场景和鲜明特点,强调了评估指标的建立原则.建立了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由天基预警能力、跟踪测量能力、指挥控制与作战管理能力和火力拦截能力组成.根据作战要素分解,实现了多级指标扩展.指标体系中既有系统效能的静态指标,也包含作战效能方面的动态指标,可用于反导作战的时效性评估.从建立评估模板的角度探讨了指标体系的运用方法.相关结论可为反导作战能力的有效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反导装备配置合理性是衡量反导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针对现阶段反导装备配置合理性评估研究较少,缺乏有效手段和统一标准的问题,在综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了影响反导装备配置合理性评估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作战场景的配置要求,建立了以配置区域为基点,综合多属性决策对反导装备配置合理性进行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合理性评估进行了细化。以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分析,为实际反导装备部署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反导的作战过程,以缩短舰艇编队协同反导的整体拦截时间、降低反导资源的消耗为目标,构建了一种"招标—投标"策略的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优化模型。该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技术,在单个作战单元需要编队内其他作战单元协同反导的情况下,运用"招标—投标"策略建立满足反导策略的决策方案,能实时、动态的调整舰艇编队整体协同反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朱艺  肖兵  林傲 《现代防御技术》2015,(1):31-38,45
针对弹道导弹及其攻防作战的特点,深入分析反导作战态势评估的过程,研究影响反导预警态势评估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反导战场态势要素集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要素分析与提取,优化重构要素集模型。研究结果为提高反导预警态势评估的准确性和指挥决策的及时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未来防空反导体系发展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国内外防空反导体系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深入分析“作战云”概念定义及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作战云”的防空反导体系架构,构建了包括应用层、管理层、应用层的防空反导体系架构,探讨了其特点优势,并分析了基于“作战云”的防空反导体系典型防空反导作战流程,对我军防空反导体系发展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