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206所军事代表室总军代表岳鹏给206所党员们上的一次党课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讲到他与资助的贫困儿童的故事时,讲台下的很多人已泣不成声。在他的影响下,206所的很多人像他一样,默默地成为了一些贫困儿童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他和大多数国防生一样,怀着几分想象与热情来到军营。然而,从小生长在长江畔的他,面对茫茫戈壁彻底茫然了。前途在哪里?他经历了艰辛的心路历程,终于完成了军旅生涯的"走转改",找到了心灵驿站,在戈壁滩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3.
去年2月,连队收到退伍老兵马良全的来信,信中介绍他回家以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个经营电脑复印、广告创意的小公司,并且与相爱的心上人定下了终身。作为他的指导员,我联想起他在部队的日子。1995年入伍的他,兵龄在连队战士中算是最老的。可他的心却不老,在部队轰轰烈烈开展科技练兵后不久,就率先投资买了电脑和相关学习书籍,并扑下身子抓紧点滴时间认真学习。连里为他创造条件,开绿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他成为全团中掌握电脑最熟练的一个,并协助团里制作了5个多媒体课件,圆满保障了师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同时…  相似文献   

4.
他的父亲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他曾经用忠诚赢得美国政府的绝对信任,被派到保存政府最机密文件的“黑室”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开始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怀疑和愤怒,最终他选择了背叛。事发后,他被判入狱40年。不过,两年后他就在一部电影的启发下成功越狱,在做了19个月的蒙面劫匪后再度入狱。不久,他的传奇经历被搬上了银幕,还在狱中的他也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回主角。  相似文献   

5.
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他就是吐洪·吾守。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目睹了连队发生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好的他,越来越感觉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说:"正是有了民族团结的好局面,才有了我们各族职工的幸福生活。"2011年,在二二三团鼓励少数民族职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优惠政策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法俄战争时,拿破仑手下有一名上尉军官,名叫萨贝安。1812年,萨贝安随军参加拿破仑发动的侵俄战争,被俄军俘虏了。从此,他便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长时期的俘虏生涯。就在这远离国土和亲人的境况下,萨贝安过了整整100年零1天的俘虏生活。碰巧的是,正当他的俘虏生涯满了一个世纪紧接着进入下个进纪的第一天,他死了。他44岁那年被俘,死时144岁。  相似文献   

7.
玉兰花开     
又到了春天,在他的记忆中,那座北方的校园陷入一片花朵的海洋。一树一树洁白如鸽、宽阔如掌的玉兰花下,站着他心爱的姑娘。他常常在梦中回到那座城市,与她肩并肩地走在春天的校园。玉兰花静静开放,在他们走过的路上,风轻轻捡拾着美丽的花瓣。他已经两个春天没有回到那座城市,他也  相似文献   

8.
表情     
最后一张军旅照 2005年11月25日上午8 时,北方的城市齐齐哈尔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在 65448部队100分队的操场上, 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风很冷,雪越下越大,上等兵冉刚明天上午8点钟就要登车退伍返乡了,作为团里的队列标兵,他特别想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帮战友们再提高一下队列素质。伫立在雪地里,任风雪在他面前威慑,任严寒在他身上肆虐,尽管感觉寒冷刺骨, 但他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感动得笔者为小冉拍下了这张军旅生涯的最后一个瞬间。 (林野张玉玺/摄影)  相似文献   

9.
1980年11月,年仅21岁的李富林,胸前挂着三等功奖章,衣兜里装着三等甲级残废证,回到了故乡南城乡。在乡镇企业办公室领导的支持下,他利用在部队学到的一手无线电修理技术,在县城边办起了无线电修理部。由于他技术过硬,手到病除,生意越干越红火。后来,应众多求技者的要求,他办起了无线电修  相似文献   

10.
桂志仁 《现代舰船》2012,(12):50-51
1904年10月,海军上将费舍尔出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他是维多利亚女王海军中的奇才和优秀的航海家。同时他也是重炮和高航速的拥护者,在他的努力下,英国海军研制出了一种革命性的主力舰——"无畏"级战列舰,从此战列舰进化到了无畏舰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一位10岁的美国小男孩不幸得了肝癌。在病痛的折磨下,他没有哭泣,更没有畏缩,而是每天笑对一切,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不是到迪斯尼世界游玩,而是当一名比哥哥军衔高的美国军人。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下令满足了他的愿望,并授予他陆军中士军衔。圣诞节之后,他被病魔夺去了生命。2003年1月20日,查克·瓦格纳(Spc.Chuck Wagner)在当  相似文献   

12.
吉林新中国制糖厂武装部长胡海臣,人称“胡司令”。 1950年,他刚满14岁就离乡参加了志愿军。“129高地”争夺战刻下了他冲锋陷阵的足迹;“西海岸反击战”留下了他深入敌后的身影……。胡海臣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拿着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来到了离家百里之外的  相似文献   

13.
好人鲍守坤     
他是个好人。23年来,他坚持义务献血,累计达11.38万毫升,这相当于28个成年人的血液量总和。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上千万人加入了无偿献血行列,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被写进河北省实验小学的课本里。他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承德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第七届河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全  相似文献   

14.
幽幽澜沧江畔,有一位热爱武装事业的退休“老武装”,他就是在乡武装工作岗位上干了16年的澜沧县东河乡拉祜族老专武干部、共产党员毕云祥。在他的带动下,乡里的  相似文献   

15.
那天早上,卡萨斯少尉拿起了他的等级评定书,本想看看飞行指导教员对他最后一次飞行有何评价。但让他惊奇的是指导教员只说了一句:“注意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空中转弯技术——你能从中学到很多经验。”这让  相似文献   

16.
傲楚 《环球军事》2010,(21):58-59
妻子背叛、部门清洗,这就是一位苏联间谍在上世纪50年代面临的处境。在双重打击下,苏联部署在亚洲的头号间谍最终选择了叛逃西方。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在美国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请看拉斯特沃罗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1969年,张仲安远去祖国边陲内蒙古保家卫国。在部队他很快入了党,并因公4次负伤,部队给他记了一等功,评定为一等残废军人。1980年,他不进疗养院,毅然回到故乡。常言道:“百病不如贫困苦”。张仲安为实现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他和爱人邱素枝一道,在百般艰辛的条件下试验一种省费高效的孵化器。1989年2月,国家专利局公布了他们  相似文献   

18.
1966年,支边青年高强来到了农三师45团,眼前的情景令他吃了一惊:戈壁荒漠上基本没有路,四处观望,也看不到一座房子。他问来接他的同志"房子在哪?"那位同志一指脚底下,"在下面呢,下面的地窝子就是咱们的家。"高强就这样在团场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19.
大雨滂沱,天黑路滑。 快到家了,疲惫的身躯陡然轻松了许多。突然,一个大意,他连人带车滚进了臭水沟。妻子闻声赶来,抱着血肉模糊的丈夫,哽咽道:“你不要命,难道就不为我们娘几个考虑吗?” “我这趟没白跑,有线电视站有希望了。”他憨厚地对妻子笑了笑。 他再一次进医院缝了6针。 他就是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武装部部长陈庚实。 1984年,在绿色军营生活战斗了4个春秋的陈庚实,退伍回到养育他的莲花县三板桥乡三板桥村,家乡的贫困令他揪心,也促使他下决心改变村民贫穷面貌。在他的带领下,三板桥村先后办起了碾米厂、豆腐房、榨油厂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词     
侯晓强 《兵团建设》2010,(12):56-56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回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走的?""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