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服务业的扩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有的经营者声言“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从事什么”,实为高明之举。搬家业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日益推进,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照顾老人、接送儿童、家庭钟点工等服务形式的出现,不但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  相似文献   

2.
想到“打赢”,就什么问题都能想通 “想到‘打赢’,就什么问题都能想通,什么事情都能办好!”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各级党政领导的“口头禅”。山东某预备役高炮师组建5年来,他们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把落实党管武装的着眼点始终放在谋“打赢”上。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都不能没有战略。战略不是一个唬人的名词,她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在什么都可以出错的情况下,战略不能出错;什么都可以失败的前提下,战略不能失败。战略的失败就是最彻底的失败。所以,任何一个时期或一个特定的阶段都必须有其相应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学《邓选》要有“悟性”贾瑞全“悟”者,乃领会、觉悟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里所说的“修行”就是“悟性”。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有些人由于缺乏“悟性”,学什么都不成样子。而有“悟性”的人则学什么象什么。实践表明,人们无论干什么都应讲...  相似文献   

5.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谁老不顺眼了"。看过励志书的人都知道,"看谁不顺眼,说明你自己修行不够",那么这句话如何解释呢?其实看人不顺眼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了,你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相信学习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看什么都顺眼的人,肯定优雅。  相似文献   

6.
预备役部队具有“寓兵于民”的特点,基层建设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抓好基层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探讨和摸索。近年来,我团在抓基层方面,下了一定功夫,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几年,每年团里都要研究制定一次全团基层建设的总体计划,一年中抓几项什么工作,哪项什么时间实施,达到什么目的等等,都比较明确。具体如何实施,营(连)都有个小计划,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力物力等,都考虑得十分详细。因此,近几年来,团里在基层建设上卓有成效,受到上级表扬。  相似文献   

7.
日语句末加ものだ或ことだ可以表示说明事态的语气 ,有时可以互换 ;翻译成汉语时 ,意思大致相同但语气却有差异。什么时候可以互换 ,什么时候不能互换 ,互换后差异在什么地方 ,这些都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处中哈边境的农五师八十九团,近几年连续获文化部"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单位、"全国农村蒲公英儿童文化园"先进单位、兵团"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三项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近日,又拟被推荐"全国文化先进县"。该团文化建设方面有些什么道道?团、连文化网络——筑就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正是棉花争相吐絮时节,笔者走进这片浸染着兵团特色和各民族文化的土地,不禁为八十九团浓厚的文化气息所陶醉。1996年,该团将"创建全国三项文化工程先进单位"作为党委的奋斗目标之一,先后投资了1100万元建设成了兵团一流的群众艺术馆,一流的儿童文化园、图书馆,全团30个连队都建有文化站、文化室,专兼职干部达34名,形成了团、连文化网站。近几年,团场边境文化建设注重通过有浓郁民  相似文献   

9.
一是要摘掉“老花眼镜”。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人才。俗话说,思想观念一落后。抓什么都落后。过去是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现在是有什么人才打什么仗。可见,抓人才建设,首要的是及时更新观念,有效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要摒弃“学历高的就是人才”、“资历深的就是人才”、“有什么装备培养什么人才”等旧观念,确立“人人可成才,人人是人才”、“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与一位在人武战线工作了20多年的老武装聊天,问及近来在忙什么,这位老武装不屑一顾地摆摆手:还忙什么,驾轻就熟,闭着眼晴都知道咋干的事。  相似文献   

11.
诉说黑板报     
信息库部队有什么大的活动,上级有什么指示精神,连队有什么工作安排等等都要从这里发布。它涵盖的内容涉及到部队的方方面面。比如:训练、教育、学习、娱乐、防火、防盗、防病等等。内容不一而足, 有时就连连队有几个好人好事,都会被细  相似文献   

12.
谋事与读书     
李祖发 《政工学刊》2010,(12):55-56
人生两件事:做人与做事。做人、做事都很重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常常通过做事来体现做人的风格、艺术和境界。做人与做事是相通的,而且都与读书结缘,都能通过读书汲取智慧与启迪。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做事与读书的内在联系就是:谋什么事,读什么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事。  相似文献   

13.
1990年,生长在西孟村又颇具经济头脑的范长文,经过一番艰难的思索,毅然从大山深处走了出来。在最初的几年里,卖水果,批发蔬菜、米面,经营饮食店、旅店等,他几乎什么行业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积累起了一些财富。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反复告诫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并强调指出,这个问题要继续提、不断提,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反复想、深入想。“三个想一想”实质上是要求领导干部能自觉地审视  相似文献   

15.
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品德要从儿童抓起。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极为重要。价值取向、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敏感性、自尊、自我反思、移情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都有影响 ,而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如今,“结合”一词时常见诸报刊和红头文件,且使用频率甚高。尤其是领导者和机关在安排工作、布置任务时,作指示、提要求往往都少不了“结合”二字。诸如,思想教育要“结合”某某工作一道去做,某某活动要“结合”贯彻某某会议精神一起开展,云云。似乎什么教育都离不开“结合”,什么工作都可搞“结合”,什么活动都不能少了“结合”。所谓“结合”,是指人或事物之间发生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最直接地取决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性质、同类别的事物,联系直接、关系密切,就便于“结合”。否则,缺乏同一性,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利于“结合”。…  相似文献   

17.
避免致命SARS的手段如此简单,就是勤洗手、勤更衣、多通风、按时起居、增加免疫力什么的。一下子全社会的人都知道了,都赶着去洗手通风嘴里还不断叮嘱着别人。大家都成了好孩子。看看,我们是怎么爱惜自己的身体的。时尚评论家香榭言之凿凿地说,我们每周花在身体护理上的时间不少于13个小时,皮肤护理身体护理手部足部护理头发护理——加上早晚日常的清洁护理工作,什么都不干都已经忙得要死,让我心惊肉跳,忍不住就遛了一句:拷,那  相似文献   

18.
辽西有个赵家营子村,17年了,赵家营子村守的还是那些个山,走的还是那一弯三蹙的道,睡的也还是那能烙疼屁股的老火炕。好像什么都没变,其实什么都变了。这个曾经闭塞的小村子,也变了。村里的年轻人也抵挡不住外面的诱惑,纷纷外出"掏金"了。  相似文献   

19.
正每次阅读《兵团建设》都让我受益匪浅,"特别策划"中那些反映兵团人现实生活的质朴文章,细细品读,总能让我忘却工作的繁忙。"兵团先锋"是我每期都会阅读的栏目,一个个先进模范人物、先进党支部,以各自的典型经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党性、什么是无私、什  相似文献   

20.
山魂     
在山里待久了,对山未见得就读懂了。山是人永远离不开又永远读不完的。连里新分下来的战士约我一起爬山,其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体验不止一次。儿时我就与山为伴,上山摘野果、砍柴样样为之。特别是夏天,躺在深山里,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不为。饿了,伸手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