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年8月10日,对于农七师131团12连的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投资40万元新建的连队综合活动室落成,并投入使用。至此,131团18个农业连队中已有13个建起了文化活动室。2007年以来,131团党委把连队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  相似文献   

2.
深秋的农八师133团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喜悦荡漾在每个职工的脸上。面对今年持续走高的棉花市场价格,是什么措施让133团职工吃上定心丸,放心将棉花交售给团场呢?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11,(19):14
近年来,农七师131团针对地处奎屯市郊,流动人口多,职工群众思想比较活跃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途径,为加快推进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131团一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苑     
一团棉花创高产今年,农一师一团棉花喜获丰收,总产由前两年的2000多万公斤,增至现在的3800万公斤,单产皮棉由前两年的120公斤增至现在的140公斤,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并荣获"全国农业棉花标准化示范团"和"全国科技示范团"的荣誉称号。(李勇)农工姜遗赋55万引进新农机用电脑操纵拖拉机,这个遥远的梦想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一连农工姜遗赋手中变为现实。他引进价值55万元的美国凯斯7220型拖拉机和法国KUHN 全悬挂翻转式五铧犁,成为巴州地区智能化农机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于1952年10月在广东惠阳奉命组建。所属部队系原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欠400团)、第135师和原第44军第130师、第131师第391团等部。 1952年10月,第四野战军奉命整编,将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第135师和第44军第130、第131师第391团合编组成第54军,丁盛任  相似文献   

6.
爱的承诺     
他们是农七师131团6连普普通通的职工,家里并不富裕,然而,厄运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在这个家庭……  相似文献   

7.
农一师十四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阿拉尔市建市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求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十四团坚持"棉花做大,大米做精,畜牧林果业做强"战略不动摇。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四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标是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团一是把棉花做大,今年棉花生产要继续在"做大棉花,降低成本,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力争单产皮棉135公斤,确保总产皮棉25万担以上。该团继续实施棉花效益攻关,继续推广十大主体栽培技术。二是把大米做精,在水稻种植上,以"辽盐"为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一师二团以"发展壮大二团、致富职工群众"为工作目标,在做强棉花、做精大米、做大畜牧林果业上下功夫,依靠科技,全面推广应用棉花精密滴灌技术,不断引进粮棉畜优良品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职均收入28700元。  相似文献   

9.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铸就了吕国柱的魂魄。绿色蕴蓄着金秋的财富,孕育着百姓幸福的生活。2001年吕国柱任农五师九○团团长后,对农牧团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九○团地处阿拉山口风口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九○团是驰名全国的"北疆"牌棉花生产基地,棉花是团场的经济命脉。要扩大优质棉基地,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其中涉及高新科技——节水灌溉。在历届党委努力的基础上,吕国柱和团党委一班人抢抓国家实施的高新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九○团的机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02年,九○团率先在兵团进行地埋滴灌试验并取得成功,全面实现了以喷灌为主、滴灌创新、管袋灌为辅的节水灌溉体系。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超宽膜膜上点播、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在九○团开花结果,当年,九○团7.5万亩棉花皮棉单产133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10.
雪峰  王爱新 《兵团建设》2007,(8):I0003-I0004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有一片神奇的绿洲,她就是农八师一三四团。一三四团成立于1957年3月,经过几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以棉花、葡萄、  相似文献   

11.
庞凤是农二师34团11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之后的6年中,她每年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2009年,34团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实行退棉进枣,鼓励引导职工发展红枣产业。和大多数职工一样,庞凤也有重重顾虑:种植棉花自己在行,可种植红枣就是门外汉了;都  相似文献   

12.
爬坡记     
2004.年,农三师五○团棉花喜获丰收,全团播种棉花8.46万亩,实现总产2800多万公斤,单产籽棉331公斤,总产比2003年增加25%。  相似文献   

13.
绿洲短波     
刘辉 《兵团建设》2005,(5):35-35
不久前,农八师一四二团已接来四川、甘肃等地植棉季节工2000余名,为全团今年种好、管好10万亩滴灌棉花,夺取棉花丰产丰收组织了足够的劳力。  相似文献   

14.
初夏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沙枣花的香味,七师一二九团忙于苗期田管的职工似乎比往年忙碌了许多。"敢于担当,奋发赶超,争先进位"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显得格外醒目,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正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着。争做棉花高产科技示范户"今年棉花播的是高产新品种,播种模式是一穴一粒,现在棉花长势稳健,通过加大科技管理力度,亩产超过450公斤不成问题……"5月12日,一二九团六连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04,(9):61-66
简介:1953年,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七十七团更名为二十三团,1969年更名为农八师一四三团。该团农业以粮食、棉花等为主,其它经济作物少量种植,所产蟠桃较有名。1956年3月,林业部授予农八师二十三团“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光荣称号。1958年,国家副主席朱德到二十三团视察,高兴地称其为“花园农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一师八团7万余亩棉花实行膜上精量点播、机车化防、机械采收、统一机车交售后,职工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多元增收。"如何引导闲下来的职工打开增收渠道,这要求我们团党委、各基层党支部要有作为……"在一次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上,八团党委书记翟保江这样说道。八团现有21个基层单位,其中14个  相似文献   

17.
永恒的丰碑     
《兵团建设》2012,(10):18
正六十七团轧花厂书记于香最近,我在整理办公室书柜时,看到2011年6月召开团党代会时与石书江政委的合影。我始终觉得他没有离开我们,只是出差去了,随时都会回来。每年进入棉花加工生产期间,石政委都要深入扎花车间一线嘘寒问暖,调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一师一团十九连的一块棉花地里,我们见到了杨桂英。帽子、白纱巾和一身洗得发白的牛仔服,使杨桂英看上去显得大方、干练。  相似文献   

19.
李瑞  舒卫华 《兵团建设》2010,(12):22-22
庞凤是农二师34团11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之后的6年中,她每年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擎起致富梦     
近年来,八师一四三团为职工群众多元增收致富擎起了一片广阔天空。不断让职工群众的思想活跃起来、增收致富的路子多起来。优化结构铺就增收长远之路今年,一四三团调整以棉花为主的种植业结构,破解职工土地效益低、劳动力少、增收途径少等问题。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做大做强了蟠桃、制酱番茄、制种玉米、棉花、酿酒葡萄和蔬菜六大特色产业。"我团共有21.8万亩土地,今年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