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陆、海、空之后,空间已成为当今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所必须关注和占据的"制高点"。文章分析了俄、美这两个航天大国航天力量的发展现状,预测了航天力量对未来作战的影响,结合我国现有的航天系统,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力量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打造自己的军用卫星系统,以增强对本国及周边地区的防御能力,减少对美、俄两国的依赖,尤其是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组织都开始努力建立或发展自己独立的军用卫星系统,特别是侦察卫星。世界军事航天活动多极化趋向开始显露。  相似文献   

3.
美国顺风顺水,多颗军用卫星上天 2008年的美困航天活动顺风顺水,尤其是进行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军事航天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的航天领域,说到GPS,人们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远没有GPS名声显赫,但它也与GPS类似,也是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俄全力打造的一张航天王牌,对打破美国主导的太空秩序和军事霸权以及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发展本国航天业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庞之浩 《环球军事》2009,(13):62-63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9日19时55分,美国空军的战术卫星-3发射升空。战术卫星-3是美国“快速响应航天”计划中的第2颗卫星,第1颗卫星是2006年12月16日发射的战术卫星-2,此后还将发射战术卫星-1、4等卫星。战术卫星3的成功发射,使美“快速响应航天”计划雏形初具。  相似文献   

6.
航天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仿真已从最初的导弹飞行仿真逐渐扩展到卫星飞行仿真、航天飞机仿真、载人飞船仿真、火箭飞行仿真等。根据航天装备论证、研发、应用的过程,重点评述了航天装备体系仿真、航天工程仿真、运行仿真及航天训练器仿真。  相似文献   

7.
概况 2010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国家、日本、印度、以色列和韩国进行了航天发射。这些国家共进行74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3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1%。2010年的航天发射总次数比2009年少4次,降低约5%。 2010年74次航天发射有4次失败。4月15日,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型火箭发射“静地星”4通信与导航卫星失利;6月10日,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天测控系统的构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武小悦 《国防科技》2010,31(5):87-91
文章介绍了航天测控系统的类型与功能;总结了美国的卫星测控网、载人航天测控网、深空网和军事航天测控网等不同类型测控系统及其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美国航天测控系统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5,(12):58-59
美国正式公布重返月球载人航天计划;轨道成像公司收购空间成像公司;美空军发射秘密空间试验计划卫星;俄罗斯航空公司力图发展无人机;美参议院国防拨款分委员会削减军事空间计划预算;印度计划2007年发射雷达成像卫星;韩国计划增加军费以实现军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球军事》2011,(9):5-5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和在航天领域取得过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国家,俄罗斯在未来无权也不会放弃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欢庆国际载人航天日的时刻,应该追忆那些为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其中包括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尤里伽加林、苏联早期火箭和卫星项目负责人谢尔盖·科罗廖夫和‘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等。”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军的军事行动越来越依赖于军事和商业空间设施。若没有 GPS 导航、高分辨率成像、信号侦察以及通信等各类卫星,美军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现有的军事优势。假设伊拉克拥有一定的太空战能力,使美国损失几颗关键的卫星,恐怕美军只能花1~2个月时间,被动地等待补充所需的卫星。此外,为了对付所谓的“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的威胁,美国希望能在航天领域  相似文献   

12.
预警卫星是一种用于监视、发现和跟踪敌方战略弹道导弹的军用侦察卫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预警卫星作为战略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美、苏/俄两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天基预警系统。研究美、俄/苏  相似文献   

13.
<正>改善航天侦察的时效性冷战期间,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曾经开发出的分辨率达0.1米的"锁眼-12"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分辨率达1米的"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虽然其性能傲视全球,但在进入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国军队不断加强精确打击体系的建设,作为精确打击体系的关键要素,卫星系统是精确打击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精确打击体系对卫星系统的作用,以及美俄航天大国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等进行了研究,指出我们应认真吸取俄罗斯、印度等国卫星系统发展的经验教训,重视理论牵引作用和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切实提高战斗力为发展基点,发展经济上可持续的卫星系统,并从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体系建设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卫星系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曾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航天计划,而且他们很可能于1945年春天就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但由于德国战败,致使这一秘密一直无人知晓。最近,俄《绝密》杂志撰文披露了纳粹德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一些秘密。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2004,(11):15-15
当今世界的航天产业呈现四大发展趋势。第一,航天产业仍将是未来的投资热点,而其中的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业更是增长的热点。第二,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将协调发展。第三,航天产业的国际合作将更加密切。第四,军事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7.
易巧平 《国防》2007,(6):83-84
当前,在历经了陆地运输、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以后,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运输--一种全新的战略投送方式正在世界一些大国中悄然崛起.据最新媒体报道,继美俄打造专业太空部队后,印度也将要成立太空司令部,组建专业航天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被各主要强国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尖端技术之一,有望提升航天装备可靠性、快速性和自主性,从而产生颠覆性影响。简要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态势及其在航天装备中的应用态势。建立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维度,从运载火箭、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载人飞船、太空态势感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场景。最后,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的趋势。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美、俄和中国之后,日本是位居第四的、一个令世人不可忽视的空间与航天大国.而以日本之雄心勃勃,在空间与航天领域,超过中国、赶上美俄,则已经是见诸于行动并不时在日本权威人士口中流露的话题.确实,日本并不是口说无凭,它有相当强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23-23
“天宫一号”的发射触动了一向紧盯中国太空动向的外媒的敏感神经。美国《探索新闻》网站报道称,今年7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升空,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随后进入了重新调整期。而在此之际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取得大步进展。《纽约时报》则这样评论:“美国削减太空项目基金,在2077年前不会发射新的载人火箭,而俄罗斯也表示载人行动不再是其太空计划的首选。如今当美俄对太空失去积极性的时候,而中国正在努力发展航天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