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军的通信建设是红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十年 ,是我军通信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初创时期。红军的通信建设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和赤色邮政 ;运动通信和简易通信 ;无线电通信和有线电通信等四大方面。红军的通信建设开创了我军通信历史的先河。红军的通信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过程中 ,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文林这个名字,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的通信《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中提到过:“……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当时这封信油印发至红军党的基层支部。到延安时期印发时篇名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依然保留了这段话。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收入此文时,“李文林式”4个字被删去了。1989年版的《辞海》增列了  相似文献   

3.
开国少将刘子云(1914~1992)是江西永新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班长、排长,红军学校区队长,红5军团工兵连长、  相似文献   

4.
军事文摘     
我军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1930年红军发展到10万人,5月下旬,党中央在上海召开苏区代表会议,6月初,又召开军委扩大会议,研究红军的编制问题。当时  相似文献   

5.
红色娘子军     
走进红军的行列 1930年4月,中共琼崖特委会召开了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红军.夏初,又将各地红军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同时,在广大农村,也建立了农民赤卫队、妇女会、少年先锋队、劳动童子团,配合红军作战.  相似文献   

6.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先后转战赣闽边界,进入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相继成立。4月,中共闽西特委将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组成红12军。  相似文献   

7.
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最早实践于红军时期。为了适应大规模的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从1930年2月起,中共中央对红军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月,将中央军事部改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全国红军的统帅部。4月,中央通知全军,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红军的任务、战略战术、编制、党的组织、政治委员会制度、政治部制度、政治工作和士兵委员会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详  相似文献   

8.
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后,苏区各级政府和红军坚定地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的经济建设方针,努力开展对外(白区)贸易活动,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苏区经济,解决红军的经费和物资供应,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和领导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起初叫工农革命军,后模仿苏军也叫红军,1930年后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来源有三:一是全国各地近百次起义、暴动保留下来的武装,二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兵运工作成功策反的武装,三是整合、改造的农民武装。据考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出现了35个军的番号,其中有成长为中央主力红军的朱毛红4军、湘鄂西红3军、  相似文献   

10.
从1930年5月全国红军会议至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红军初步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第一次军事战略转变.但随着第三次"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左"倾领导人奉行积极进攻战略,强调通过所谓"正规战"夺取中心城市,红军的军事战略转变进入曲折发展时期.赣州战役和漳州战役正是这一时期阵地战和运动战两种正规战的典型代表.这两场战役,充分体现了红军第一次军事战略转变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11.
原海军后勤部长张汉丞是1930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他戎马生涯60年,曾多次见到毛泽东,受到教诲鼓舞和激励。至今,每次回忆起和毛泽东相见的情景,他都激动不已。毛泽东称张汉丞是林伯渠的  相似文献   

12.
①1930年春,红军在鄂豫皖边区缴获了国民党空军的一架美制“何塞”式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1931年12月中旬,该机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围攻黄安城的战斗。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文摘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合编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边境地区建立的闽粤赣苏区,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自1930年11月以后,在中共闽粤赣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三省边区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在反对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围剿”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田会议以后,红军和游击队空前壮大。至1930年夏,在闽粤赣地区有赣西南第3军、第20军、第22军,闽西第12军、第21军,东江第11军。此外,还有寻乌游击队(后编为闽粤赣赤卫军)、东江游击大队、武北四支队等。上述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斗争的发生和发展,为建  相似文献   

15.
邓萍烈士     
邓萍是红军长征期间,我军牺牲的最高军事指挥官。1908年,生于四川富顺县。早在黄埔军校读书时他就加入了共青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1928年他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平江起义;1930  相似文献   

16.
在我军建设的历史上,曾于1930年进行了首次历史性变革。这次以建设正规化红军为中心的变革,对我军的发展壮大起过重大的影响。反思这次变革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我军正在进行的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冯都 《军事史林》2008,(8):49-54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8.
徐焰 《国防》2013,(5):75-78
战争实际检验领导从1927年到1930年这三年间,红军经历了从游击战发展到运动战的艰难历程,毛泽东从一个从来没带兵打过仗的文人起步,在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中掌握了指挥的要诀。加上他的政治见解高于他人,在实践中很快便显示出令众人信服之处。  相似文献   

19.
1930年7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在彭德怀等指挥下攻占湖南省会长沙,是红军实行军事战略转变之后,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它是彭德怀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作战方向,善于创造和把握战机等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1930年6月,红三军团组建后,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进攻中心城市的指示和赋予的作战任务,利用敌人处于战略守势之机,积极主动地发起攻势作战,先后取得攻占大冶县城和黄石港(今湖北黄石市)的胜利。6月15日,中共红三军团前委在大冶召开会议,研究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关于进攻武汉的指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是一场同具有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殊死搏斗。红军广大指战员从1930年8月至1935年11月,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向前、方志敏、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正确指挥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奋战,前赴后继,连续打破国民党军的多次大规模“围剿”,曾使红军发展到约30万人,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其中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鄂豫皖苏区,都已拥有数百万人口、数十个县政权的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各苏区的地方武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