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鹏 《环球军事》2007,(3):38-39
1966年2月2日,两艘苏联核潜艇(一艘为675级K-116号导弹核潜艇,一艘为627级K-133号鱼雷核潜艇)驶离苏联北方舰队基地潜入巴伦支海深处,开始进行苏联海军上史无前例的远航。潜艇将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堪察  相似文献   

2.
《当代海军》2006,(6):31
4月11日,在完成为期3年的换料和改装工作后,美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SSGN728)抵达它的新母港——金斯湾海军潜艇基地。佛罗里达号是美海军改装的第二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用将近154枚战斧巡航导弹代替了24枚“三叉戟”导弹,该艇由此从一个核威慑平台转变为一个用于全球反恐战争的常规火力平台。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美海军最新、最先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舰——“弗吉尼亚”号(SSN-774)正式交付作战部队。该舰的交付可以视为美海军下一代核动力攻击潜艇研发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弗吉尼亚”号不久后将进行首次海试,按照计划,授权仪式将于10月23日在诺福克海军基地进行。授权  相似文献   

4.
美海军现在的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都是以美国总统,州名及历史上著名人物命名。最初建造的41艘:“华盛顿”级(SSBN598)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其中“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在作为美“高度可靠的核威慑”战略部队服役长达30年,从“华盛顿”号加入现役至1994年底,这级的39艘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已经全部退出现役。  相似文献   

5.
冷战期间,苏联战略导弹核潜艇给美国造成了极大威胁。面对来自海上的这一最大威胁,当时美海军担负的主要任务就是战略反潜战。1986年1月,美海军作战部长的沃特金斯上将写道:“我们将对苏联所有的潜艇,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动一场积极的进攻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鲜为人知的秘史。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虽然实力大减,但仍然拥有一支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下力量。目前,俄海军拥有各型潜艇80艘,其中核潜艇50艘,常规潜艇30艘,包括:战略核潜艇17艘,其中“台风”级(941型)3艘,“德尔塔Ⅳ”级(667БДРМ型)7艘,“德尔塔Ⅲ”级(667БДР型)5艘,“德尔塔Ⅰ”级(667Б型)2艘;巡航导弹核潜艇9艘,均为“奥斯卡”级(949А型); 多用途核潜艇24艘,其中“鲨鱼”级(971型)12艘,“维克多Ⅲ”级(671РТМ型和671РТМК型)8艘,“塞拉Ⅰ”级(945型)3艘,“扬基”级(667АТ型)1艘;常规潜艇30艘,其中“阿穆尔”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前苏联时期还是今天的俄罗斯,海上力量一向建立在潜艇部队、确切地说是核潜艇部队之上。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海军试图扭转90年代以来的颓势,明显加大了改进、新建和研制各型潜艇的力度,以期继续保持其潜艇大国的地位。“维克托”Ⅲ“维克托”Ⅲ级攻击型核潜艇(Victor Ⅲ,671RTM型)由俄罗斯孔雀石联合体(即老牌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其前身为列宁格勒143船舶设计局)在原“维克托”Ⅱ级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是“维克托”级的最后一种改良型艇,前苏联将其归为第三代攻击核潜艇,而西方则将其划为第二代。截止2001年年初,该级艇共有16艘在役。鉴于“维克托”Ⅲ级较大的改进潜力,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已分批开始现代化改装,  相似文献   

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5):72-72
俄新核潜艇被曝多处问题 俄罗斯海军第一艘885型白蜡树级核动力潜艇“北德文斯克”号于2013年12月30日开始服役,用于“试验用途”。目前,该潜艇已被查出至少200余处故障,恐进一步推迟俄罗斯核潜艇部队更新装备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核动力潜艇由于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能佳、水下续航力长、武器威力大、自动化程度高、居住性能好等特点,深受各国海军的青睐,成为令人生畏的“海上杀手”。 有关资料显示,21世纪初期,美海军将拥有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内的各类型核潜艇70余艘,俄海军将保持在80艘左右,而英、法海军则分别将保持16艘和11艘核潜艇的实力。 近年来各国海军在潜艇技术发展上围绕着提高隐蔽性和攻击能力两方面开展了大量  相似文献   

10.
早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核动力攻击潜艇的研制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已先后研制出11种级别的核潜艇,鼎盛时期核潜艇的数量高达127艘,成为全球海上核潜艇力量中的“超级大国”。目前,美海军仅有“洛杉矶”级、“鲟鱼”级、“富兰克林”级和“海狼”级四代79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而“洛杉矶”级又是其中的主力,共54艘,占核潜艇总数的68%。  相似文献   

11.
3年前“库尔斯克”号潜艇灾难的黑色阴影尚未消失,今年8月30日,隶属俄罗斯北方舰队的K-159号核潜艇又在巴伦支海基尔金岛西北3海里处不幸沉没,除1名艇员外其他9人全部丧生。在追查事故原因的同时,人们的关切又一次聚焦在失事潜艇的救援问题上。据统计,二战以来,世界上仅核潜艇沉没的恶性事故就达17起,造成600多名艇员丧生,海洋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根据公开资料,二战后潜艇非战斗沉没事故(不包括K-159失事)共93起,另外还有些事故由于所属国的保密需要并不为外界所知。如果考虑这一因素,真正的数字要大于上述统计数字。事故发生后,潜艇艇员自救情况如  相似文献   

12.
6月15日,世界各国海军的目光都聚焦在俄罗斯北部港口城市北德文斯克。当天,与该城市同名的俄最新白蜡树级核攻击潜艇“北德文斯克”号(K-329)正式下水,宣告了号称当代“最先进”的俄第四代超级核潜艇进入了加速服役阶段。  相似文献   

13.
英国海军历来十分重视核动力潜艇的建造和改进工作,“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是英国海军发展的第4代核潜艇,共建造了7艘,首艇“特拉法尔加”号于1977年4月7日订购,1983年5月服役,最后一艘“凯旋”号于1986年1月3日订购,1991年10月服役。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该级潜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其作战效能,英国海军近年来对该级潜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经济型核潜艇对苏联海军来说,最大的劣势就是拥有的战略核潜艇不如美国海军多。虽然在1958-1962年间,苏联海军建造了658型(H级)战略核潜艇,但该型号只是在探索新式潜艇过程中建造的试验品。为解决战略核潜艇数量少的问题,苏联海军在建造658型的同时,还建造了629型(G级)常规动力潜艇。由于当时攻击型核潜艇数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在太平洋500米深的水下航行时,撞上了一座海底山峰,导致60多人受伤。该事件说明,广阔的海洋并不都是潜艇任意驰骋的场所。只有周密的海洋测绘才能保证航行安全。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至2001年,核潜艇发生的各类碰撞事故有15起,其中美国有13起。影响潜艇航行安全的主要是海洋空间地理环境、海洋大气环境和海洋水声环境等。海洋空间地理环境涉及海水深度、碍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30日,俄海军一艘编号为K-159的退役核动力潜艇在拖往拆卸基地的途中,因遭遇风暴在巴伦支海沉没,再次演绎了一场海上悲剧。面对接连不断发生的前苏联和俄罗斯潜艇事故,人们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前苏联及俄罗斯频频发生潜艇事故?这些事故对俄罗斯潜艇的未来将产生什么影响? 回顾历史事故频发此次失事的K-159潜艇是前苏联首批核潜艇之一,1963年正式编入前苏联北方舰队,1989年7月退役,其后一直  相似文献   

17.
现代潜艇由于常在水中行动,多采用水滴型艇型。您知道“水滴型”潜艇的鼻祖是谁吗?是美国“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在“鲣鱼”级诞生之前,美国建造了包括“鹦鹉螺”号在内的3级攻击型核潜艇,外形都采用传统的潜艇形状。由于核动力的使用给潜艇带来了近似无限的水下续航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中旬,美国海军盼望了6年之久的“海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终于下水了,按计划,它将于明年5月加入现役。下水的当天,美国海军在“海狼”的建造船厂——通用动力公司/电子船舶公司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美新闻媒体对此竞相进行了报道,宣称“海狼”的下水将标志着美核潜艇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表明美在核潜艇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牢牢确立。在新闻界掀起的一片沸沸扬扬之中,美海军的潜艇专家确对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隐约甚至还透出某种忧虑。要弄清其中缘由,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9.
于洋  谢辉 《环球军事》2010,(3):36-38
1944年1月底至2月初,美海军潜艇“石首鱼”号在中国东海执行第10次作战巡逻任务时,先后遭遇两支庞大的日军水面护航编队。在对日军编队实施近距离袭击时,遭到对方的疯狂反扑。日军护航军舰将“石首鱼”号围困在东海一小片狭小的海域内,不分日夜地连续投下大量的深水炸弹进行轮番攻击。企图使“石首鱼”号葬身海底。但日军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石首鱼”号虽然遭受重创,但却成功死里逃生,成为二战期间美海军遭受最惨烈的深水炸弹攻击却得以生还的潜艇。  相似文献   

20.
蓝镜头     
田密 《当代海军》2008,(12):2-5
美海军正式接收首艘濒海战斗舰“自由”号;土耳其军方称土战机被希腊空军非法拦截4次;俄进行第五代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工作;印拟建30艘先进潜艇的亚洲第一水下舰队;俄战略轰炸机将在临近阿拉斯加空域实弹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