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北京时间4月23日7点52分(美国东部时间4月22日19点52分),美国研制的人类首架空天飞机X-37B成功发射升空。对此,俄罗斯“纽带”新闻网发表文章称,美国秘密研制的X-37B可能就是全世界首架“太空战斗机”;美国兰德公司防务分析专家彼特·威尔逊也表示,“X-37B被认为是能将少量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执行一系列军事任务,然后再返回地球的飞行器的雏形”。美国试飞X-37B空天飞机,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其他国家航天技术的距离,同时也可以看出,当前的太空军事角逐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2.
美军X-37B挑战宇宙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婧 《中国民兵》2010,(5):58-59
美国东部时间4月22日晚7时52分,美国的X-37B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宇航中心由“阿特拉斯”火箭发射升空。不配备字航员的X-37B能完成多项太空探测任务,但其体现出的先进性能和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3.
《环球军事》2014,(11):38-38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全长156.37米,宽17.19米,吃水7.85米,排水量标准7900吨,满载8480吨,最高航速32节。舰载武器为四联装MOSKIT(SS-N-22“日炙”)超音速巡航导弹发射器2座,SA-N-7“牛虻”单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具2座(备弹48发),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2006,(8):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下午14点37分(北京时间7月5日凌晨2点3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26日晚,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附近白翎岛西南方向2.5千米海域巡逻时,因不明原因事故导致船尾出现爆炸,后该舰断成两截,于当地时间21时22分(北京时间20时22分)沉没。4月15日.“天安”号舰尾在沉没19天之后被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6.
从反卫星试验看美国海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荣  赵飞 《现代军事》2008,(4):21-24
北京时间2008年2月21日上午11点26分.美国东部时间20日22点26分.美军在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海域通过“伊利湖”号“宙斯盾”巡洋舰发射一枚“标准-3”导弹.在距离地面247千米高度成功拦截失控的间谍卫星USA-193。“标准-3”导弹和“宙斯盾”武器系统是此次试验的重要装备.  相似文献   

7.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2月20日22时30分左右.美国海军从其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的“伊利湖”号巡洋舰上发射了一枚“标准-3”型导弹.成功击中一颗失去控制的间谍卫星。虽然近年来国际上禁止太空军事化的呼声与日俱增,但鉴于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争夺空间优势.保证国家安全.研制发展反卫星武器仍然是美国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04,(2):31-3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去年6月10日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车,在经过长达7个月行程4.85亿公里的旅行后,于1月3日晚美国东部时间11点37分,北京时间1月4日12点35分左右登陆火星,登陆17分钟后,向地球发回了第一个信息。  相似文献   

9.
2010年2月11日,美国导弹防御局机载激光武器(ABL)成功进行了两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4月22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的"猎鹰"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HTV-2从加州发射成功,在大气层内以20马赫的速度实现了可控飞行;同一天,美国空军在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了X-37B试验空间飞行器;5月25日,第一架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X-51A"乘波者"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顺利首飞。而据俄新社报道,俄也正计划研制一种多用途空天战机(MAKS),该战机能把重达18吨的有效载荷和燃料箱送入轨道,比美国的X-37B能力更强。另外,俄还正在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战术导弹,据称,俄高超音速飞行器X-15的飞行速度达到6.7马赫,飞行高度超过5万米。这一系列关于空天飞行器的最新消息,可以视作当前空天武器装备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火木 《当代海军》2008,(4):22-23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2月20日22时26分(北京时间21日11时26分),在事前的大肆渲染和世人的注目下,美国从部署于太平洋上的“伊利湖”号巡洋舰发射的一枚改进型“标准-3”舰空导弹准确击落了一颗失控卫星。  相似文献   

11.
5月27日.风云三号A气象卫星在天上迎来了自己的发射三周岁“生日”。而就在前一天.它的姊妹星风云三号B星也正式在轨交付运行。至此,我国共发射11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其中6颗在轨稳定运行。正是有了这些太空“千里眼”.中国人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万千气象.风云变得不再“奠测”。  相似文献   

12.
外层空间     
《国防科技》2003,(1):81-81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东方”号载人飞船,开辟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东方”号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载人飞船,由球形航天员座舱、仪器舱和反推火箭发动机组成,重约4.7吨,只能乘坐1名航天员。航天员在座舱内的弹射座椅上着密闭式航天服飞行,最长飞行时间为5天。 1962年2月20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水星6”号飞船,并将航天员约  相似文献   

13.
4月22日10点55分,春风拂面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轰鸣声起,久经战阵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飞向茫茫太空。中国遥感卫星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八院抓总研制。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防灾减灾、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将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总装备部政委迟万春,副部长李安东、张建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家军及用户方领导亲临发射现场.精心决策、精心部署、精心组织、精心指挥,指导此次发射。参加这次发射活动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国家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胡亚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冬成等。  相似文献   

14.
PT-19A飞机是美国费尔柴尔得(Fairchild,也曾译为“仙童”)工业公司飞机分公司研制的初级教练机。其原型机代号为M-62,1939年5月15日首次飞行。经过试飞后,取消了机轮罩,并改封闭式座舱为敞开式。同年9月22日,美国陆军订购该型机270架,命名为PT—19,别名“康奈尔”(Comell)。1941年进行改进后,定名为PT-19A,共生产了3702架。  相似文献   

15.
庞之浩 《环球军事》2009,(13):62-63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9日19时55分,美国空军的战术卫星-3发射升空。战术卫星-3是美国“快速响应航天”计划中的第2颗卫星,第1颗卫星是2006年12月16日发射的战术卫星-2,此后还将发射战术卫星-1、4等卫星。战术卫星3的成功发射,使美“快速响应航天”计划雏形初具。  相似文献   

16.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21):72-72
美国X-37B无人机着陆10月17日,美国军方的X-37B无人太空飞机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9时24分在距离洛杉矶西北258千米、加利福尼亚州隆波克附近的沿海空军基地和发射场降落,结束了为期22个月绕地球轨道飞行的机密任务,这是X-37B第三次试飞。美国空军表示,在674天的在轨期间,X-37B开展了许多未知试验,是迄今为止该机密项目执行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天舟一号是我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载人航天器,它搭载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于4月20日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  相似文献   

18.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3,(1):5-5
〉〉2012年12月19日零点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外国制造的卫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  相似文献   

19.
4月18日23时59分在西昌发射基地,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升空。此后,卫星运行正常并开始了太空试验。 它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西安测绘研究所共  相似文献   

20.
五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5):84-84
5月01日1960年5月1日,由飞行员加里·鲍尔斯驾驶的美国的高空侦察机“U-2”被前苏联地空导弹击中,掉在前苏联境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飞行在两万米以上高空的间谍侦察机。5月04日1961年5月4日,美国人罗斯与普拉瑟乘坐气球升空,创下了气球升高34688米的世界纪录。5月05日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发射载人飞船“水星”号,并进行亚轨道飞行获得成功。飞船飞行高度186千米,飞行距离约400千米。“水星”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系列。5月09日1926年5月9日,美国海军飞机“约瑟芬·德”号首次不着陆往返北极点飞行成功。凌晨零时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