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长胜  张成 《国防》2004,(12):46-46
当前,虽然各级十分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人员难集中、集中后难管理、训练质量难提高”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预备役部队的训练质量,必须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训练的新路子。一、科学编组,灵活施训预备役人员寓兵于民、高度分散,要有效地把预备役人员的训练落到实处,必须实行科学编组、灵活施训。一是师团联训。预备役师成立集训队,各团按专业分类进行训练编组,依托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采取这种组训方式,农村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安排在农闲季节,企事业单位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  相似文献   

2.
杨军  吴问其  吴三宝 《国防》2013,(3):38-38
搞好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必须从预备役官兵亦军亦民的实际出发,围绕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和担负任务需要科学筹划安排。一是要从抓好编组入手夯实训练根基。编组是预备役部队建设一切工作的源头,编先于训,编组不落实,训练就无法有效展开。预备役部队训练实行周期制,如果所编兵员基础素质偏低,提高部队战斗力就难以实现。必须牢固确立编组是第一战斗力的理念,深入研究通过编组提高训练层次  相似文献   

3.
预备役部队按照新的训练大纲施训以来,无论是首长机关训练,还是专业技术分队训练,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进一步提高预备役部队的训练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解决训练时间有限、训练基地不足与受训人数多的矛盾。预备役部队训练时间有限的特性,导致了训练时间短与训练人数多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效益。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分队(以下简称“分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编成的基本战斗单位,是预备役部队整师整团形成作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完成单兵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分队进行成建制训练,实现单兵作战能力的聚合,是提高分队乃至整师整团作战能力的基本途径。一、严格按纲施训,规范分队训练的方法路子当前,分队训练还存在着计划安排随意、组训力量薄弱、粗训漏训偏训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新一代《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科学规范分队训练的方法和路子,以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分队训练落实。一是要科学制定训练计…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临朐县人武部党委针对外出务工民兵较多的实际, 灵活安排民兵训练时间,以保证民兵训练任务的落实。前不久, 他们利用民兵春节前集中返乡的机会,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进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任县人武部为贯彻军委“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着眼适应“两场”的需要,提高广大民兵科技参战、科技支前和科技保障能力,在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广泛开展了科技大练兵活动。 一在民兵训练中抓重点。他们把民兵应急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作为科技练兵的重点,集中利用训练时间安排高科技学习。训练期间,统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升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促使战斗力快速生成和提高?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着眼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结合预备役部队实际,着力解决人员难召集、经费难筹措、时间难保障等制约预备役部队训练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精训之路,连续3年在参加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名次。  相似文献   

8.
练为战——“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军事训练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预备役部队平时的军事训练,应以适应未来局部战争快速动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三个突出”: 突出军官和专业技术兵训练。训练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未来局部战争环境设置。训练的时间安排和组织实施的方法,应尽量与执行同类作战任务的  相似文献   

9.
日前,襄樊军分区司令部组织了一期人武部参谋集训,进行民兵预备役工作业务理论和参谋业务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经考核,及格率达百分之百,优秀率达百分之四十七。 突出重点,专题施训。事先,他们对人武部参谋的整体素质进行了调查,感到需要训练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集训时间有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采取长计划,短安排,训练急需时、重点课目,分专题实施,每次一至二个  相似文献   

10.
预备役部队不同于现役部队,预备役营连训练时间短,集中活动少,营连预备役官兵和民兵一样,分散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预备役部队落实《纲要》,必须针对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师团机关的作用。我们认为,落实《纲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预备役部队师团机关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叶  卜野  冯海龙 《国防》2012,(8):83
近年来,黑龙江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牢固树立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针对预备役部队兵员构成、编制体制等特点,以训练改革作为抓手,狠抓部队按纲施训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果。创新组训模式。针对预备役官兵训练时间短,战斗岗位不同、专业不同、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的实际,在训练实践中积极探索分类组训的训练模式。把预备役官兵区分为"骨干类、技术类、通用类、普通类"四类人员,通过人员科学分类、整体调控训练时间、灵活运用基地训练、进厂驻训等方法,有效克服了训练编组和时间分配"一锅煮"、"一刀切"的问题。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杨庆冠  钟靖字 《国防》2004,(8):29-29
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海上训练,一方面,要从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以民为主的实际出发,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搞好协调,确保满员参训。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商请地方党委、政府或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训练的时间和参训人员,以及单位阻挠在编员工参训或在编员工拒绝参训应受到的处罚,这样才能确保人员落实。另一方面,要从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时间短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科学组训,确保质量落实。贯彻“陆上多练,海上精练”的原则,凡能在陆上训练的动作就在陆上完成,必须下海训练的动作先组织…  相似文献   

13.
章健 《国防》2003,(7):28-28
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是组织中级预备役军官训练的重要基地。当前,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中心任务已由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变为预备役军官训练阶段。认真研究如何尽快提高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培训能力,对于为预备役部队提供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优化预备役军官训练内容体系。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组织预备役军官训练,要针对其所担负的任务和工作特点,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用战  相似文献   

14.
“组合式”训练,指的是预备役部队的首长机关与担负年度战术演练任务的分队统一编组,同步训练。由于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其军事训练既不同于现役部队,也不同于基干民兵。一是训练间隔周期长,弹性大。按现行有关规定,分队演练每4年一轮,周期较长,且各类人员的参训时间都有较大的弹性。二是训练对象多,时间短。参训对象有首长机关,有分队;有现役,有预任;有新训,有复训,且训练时间短,落实人员、内容、质量的难度大。三是训练要求高,落实难。预备役部队要达到快速动员集结、协调一致作战、圆满完成任务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提高训练的层次和水平,但  相似文献   

15.
外国后备军     
美国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 美国预备役部队和人员平时的教育训练由各军种相关机构分别组织实施。参训对象为各军种第一类预备役部队中除非现役国民警卫队员外的其他所有人员,二、三类预备役人员平时不要求参加强制性军事训练,但可志愿参训。按美军有关规定,陆军一类预备役部队和人员的年度平时训练时间为38~39天。其中21天为年度现役训练,通常以营为单位按既定作战计划的要求,配属给战时要增援的现役部队,与其一道参加野战训练、诸军兵种联合演习及到海上参加盟军联合演习。17~18天为非现役训练时间,分成34~36次周未集训,每次4小时,包括预备役  相似文献   

16.
外国后备军     
美国预备役人员的生活待遇 按规定,美国预备役人员参加现役、预备役训练,服现役的一类预备役部队官兵,以及取得退休资格的预备役人员、享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的各种权利和利益。按照1989年版《美国法典》第10编及美国防部1991年版《预备役部队年鉴》中的有关规定,美预备役人员享受的福利待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津贴。训练津贴为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的基本补助,分周未训练津贴和年度现役训练(2周)津贴两类。周未训练津贴又分为每月参加1次和每月参加4次训练两种标准。役龄长、参训次数多的,津贴标准就高、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级预备役人员的训练津贴均相当于其民事岗位上日薪的一倍左右。按1991年颁布的标准,役龄为10年的预备役少校军官,每月参加1次周末训练可领取100.97美元训练津贴;每月参加4次周末训练可领取403.88美元津贴。预备役人员参加年  相似文献   

17.
金秋10月,“全国双拥模范县”——湖北襄阳县委书记、襄樊预备役一团政委许国富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预任干部”。许国富爱武、管武、习武的事迹在襄阳传为佳话。1990年5月,全军预备役部队训练工作会议在襄樊召开。会议安排参观襄樊预备役一团分队战术演习。许国富把预备役一团要做的工作件件认真地记在本上,遇到的困难一一给予解决。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演习任务,受到上级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预备役部队“训练经费难筹措、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的“三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如何提高预备役官兵训练效率”成为预备役部队军事建设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向科学的预任预编要训练效率。在预备役官兵的编配上要尽量增强科  相似文献   

19.
挑错有奖     
一是日常训练增设信息战训练内容。将信息战训练纳入预备役部队训练大纲,根据信息战的特点和预备役部队的实际,确定训练任务、时间、标准、教材。要以提高人才的信息战能力为着眼点,以挂钩带训为主,立足现有装备和信息战平台,模拟战场、天候条件,与现役部队协同演练,并对战斗力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自组建以来,营连部所在地都存在着与人武部资源共事难的问题。其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整组资源难共享。每年预备役部队整组之时,也是所在地人武部进行民兵点验的时候,因双方缺乏沟通,在时间、人员、训练等方谢撞车,造成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管理资源难共享。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符合条件的青年,既被预备役部队编为预备役军人,又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