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一般来说,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江泽民主席指出: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来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老子》军事哲学思想:一、从根本战略思想看,《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其实质是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二、从谋略角度来考察,《老子》主张面对强敌,弱军不妨先退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三、在前两点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以弱胜强的独特战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老子>军事哲学思想:一、从根本战略思想看,<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其实质是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二、从谋略角度来考察,<老子>主张面对强敌,弱军不妨先退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三、在前两点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以弱胜强的独特战法.  相似文献   

4.
以劳养武这一新事物,顺应历史潮流,因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以劳养武能不能迈开步子,  相似文献   

5.
万长城  袁群宝 《国防》2013,(6):70-70
我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时期。“铁路过时论”颇为流行。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铁路已经萎缩,一些地方甚至开始拆除铁路。而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与其到时走弯路,不如现在就把建设重点转向高速公路。转眼一二十年过去了,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导致铁路没落,我国不仅没有拆铁路,反而又迎来了新一轮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高潮。铁路与公路在中国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现实告诉我们,国外的先行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我国国情,新事物与旧事物不完全就是简单的取代与被取代的线性关系,也可能形成融合发展、相互补充的格局。这些有益经验同样给当前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这一热点问题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恐新症”是指一些政治干部对能冲击官兵思想的新事物的恐惧心理以及因此而采取的消极措施。本文所谈的新事物不是泛指一切新出现的事物 ,它有以下规定性 :一是它已经出现但未被人们普遍认识 ;二是它要与官兵生活发生联系 ;三是它的内在要求需要官兵改变原有的观念与行为。“恐新症”直接导致官兵因新事物而产生的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不能及时解决 ,使得政治工作缺乏时代感 ,最终影响了政治干部和政治工作的威信。“恐新症”的表现表现之一 :消极防御。 对新事物缺乏敏感性 ,漠不关心 ,不是主动出击 ,而是被动防御 ,当新事物已经对官兵…  相似文献   

7.
经济心理来源于经济生活,它一旦形成,不仅会反作用于经济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比它更高一个层面的经济理论思维。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对旧事物的逆反心理,竞争观念的增强与求进取的失衡心理,平等观念的增长与不甘孤单的从众心理,消费观念的变化与物欲上的攀比心理,价值取向的求实惠与怕吃亏的负差心理,改革开放愿望的渴求与不甘落后的反衬心理等都会日益增强,这将成为人们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强大内驱力,只要能正确引导,它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强大助推剂。  相似文献   

8.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坚持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观念 ,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时代感 ,更加贴近实际 ,切实提高效益。一是要克服消极防御心态 ,由“守势”向“顺势”转变。偏重于“防”和“堵” ,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较为习惯的一种思维方法。一个新事物出现、一项新政策出台 ,往往对其给思想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的理解不很充分 ,顺势而为不够自觉 ,而想得较多的是可能给官兵思想上造成什么冲击 ,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在剧烈变革的社会生活中 ,新事物总是会不断出现 ,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从本质…  相似文献   

9.
时代车轮不断向前碾进,社会中新事物层出不穷。就在社会悄悄“变脸”之时,我们的军营也敏锐感受到了时代的新味道。博客、网上冲浪、拓展训练等等,成为军营新的文化追求。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喜欢张扬个性,使今天的战士更富时代特质。新事物层出不穷对我们的兵员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面对军营里的时代飓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他们不躲避、不绕行,用科学理念带兵,收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伟业,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亟须我们在"破""立""行"上拿出更多实在管用的招法,切实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开创部队建设新局面、谱写强军兴军新篇章。一、坚持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根本指导,首要在"破",就是要敢于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套路、旧习气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心理关注     
孩子任性有因可寻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最近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幼儿随着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比如,四岁的杰克偶见表姐尼娜有个新玩具,非得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驱车进城为之寻购。于是,杰克哭闹了一整夜。  相似文献   

12.
胡华平 《国防科技》2001,22(12):34-37
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前沿综合性研究领域,它已在许多领域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并行、集团运算等特点,以及强大的自适应、自学习、容错和推广能力,它能够从背景不清楚和不完全的数据中自动提取反映事物内在规律和特点的知识,并能够应用通过学习所获取的知识来进行问题求解,神经网络的这些特点促使许多  相似文献   

13.
4年前,在雅典,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王皓一路闯进决赛,本来只是充当“清道夫”的他,一转眼成了中国队最后的希望,那时他距冠军那么近。可谁知,球场上柳承敏的“血性”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他输在了一口“气”上。  相似文献   

14.
虽然这些观察都是基于事实.但却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事实上,正如战略理论“教父”克劳塞维茨所言。实力稍逊一筹的一方能够通过三种方式战胜强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15.
时下,时髦的东西如雨后春笋呼呼拉拉往外冒。 无可厚非。一些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和时髦必将对传统、陈旧的事物和思想及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变革、影响效应。然而,在我们确信时髦在某种程度能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应防止步入时髦的误区。 时髦不等于潇洒。有的人认为赶时髦才跟得上时代潮流,是新时代潇洒的体现。走过一段岁月的我们可以看到,当大都小市流行“郭富城发型”,不少年轻人着了迷。于是“郭富城发型”满天飞。可这些人不以为然,反而以为自己时髦包装变得潇洒起来。  相似文献   

16.
谈到民兵工作,有的同志仍然沉缅于对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时民兵工作的“美好回忆”,欣赏于“轰轰烈烈”的老皇历,不思改革;有的津津乐道于军事训练的环数、米数、秒数,政治教育的堂数、人数,把过去做民兵工作的“一套”经验,原盘照搬下来;有的对“发动民兵干四化,围绕四化办民兵”缺乏辩证的认识;有的对适应新形势的新事物、新做法,或求全责备,或漠然置之。这种“喜旧厌新”的观念,应当破除。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过去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  相似文献   

17.
也说“转”     
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机制体制、转变工作作风 ,还有什么转型、转轨、转制、转世等等 ,可以说 ,时下说“转”成风。“转”或“转变”成了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这也不奇怪 ,整个社会处于大转折时期 ,思想呀、观念呀、机制呀、工作作风呀等等 ,如果没有新的转变 ,还是沿用老的“套套” ,旧的“框框” ,传统的“模式” ,那就要赶不上时代 ,就有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落伍 ,甚至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根据字典解释 :所谓“转” ,是一种改换方向、方式和位置或态势的运动 ,是让某一种事物实现由旧向新、由落后向先进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转…  相似文献   

18.
由治斐 《政工学刊》2005,(10):59-59
近年来,随着兵役法的改革,一大批新改选的士官,已成为部队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初级士官,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基层担负起“兵头将尾”的重任。但是限于自身局限,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他们的内心深处也结下了许多疙瘩。如何帮助他们破解心理“千千结”,已成为当前部队基层干部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角色变换,心里“水土不服”。从普通战士到班长,从义务兵到初级士官,实现角色变换,意味着一个旧角色的失去和一个新角色的获得。新旧角色的不同规范和要求,造成了士官们的内心冲突。他们紧张又焦虑,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例如做…  相似文献   

19.
内容上要做到“真”、“新”、“全”、“准”军队基层政治课宣传的是真理和科学,加之其育人的根本目的,“真”是其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讲课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务实求真为宗旨,保证“三尺讲台”无杂音、无假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官更易接受“新异性”事物的刺激。同理,听课人在接受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喜新厌旧”的特点。因此,讲课时要重视引用新概念,及时介绍新信息,密切联系国内外新事物等。当然,并非说老材料就不能用。关键在于能否对老材料进行新的思索和联想,提炼出蕴藏其深处的含义,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军队基…  相似文献   

20.
陈建 《政工学刊》2001,(10):38-38
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不变质” 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抓好落实,让“两个提供”的历史使命在基层得 到高标准的落实。一、把握抓落实的科学性特点,克服和防止主观片面、盲目随意的现象,务使 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抓落实,是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分 析揭露矛盾, 促进矛盾的转化,使其向预定目标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有些工作不落实,并不单单是工作 力度不够造成的,而是在抓落实的指导上不够科学,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背离。因此,在工作 量的安排上,领导机关要考虑基层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能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