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航天测控网是中国对航天器进行测控的专用系统。主要任务是对航天器实施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和数据处理。中国航天测控网由5个中心、若干个固定与机动测控站、4艘航天测量船组成。5个中心分别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酒泉、西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控站有长春、闽西、厦门、渭南、南宁、银川、喀什、青岛以及国外站等;机动站有第一活动测控站、第二活动测控站和回收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网的基本知识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并控制肮天器运动和工作状态的专用系统,简称航天测控网。航天测控网通过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监视、控制,来测定和控制航天器的运动、检测和控制航天器上各种装置和系统的工作、接收来自航天器的专用信息,以及与载人航天器的乘员进行通信联络。航天测控网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跟踪测量运载火箭、航天器的飞行轨迹,获取各分系统的工作和  相似文献   

3.
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是航天作战的核心和神经中枢,而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指挥控制机制是关系到航天作战乃至联合作战能力形成、结构演化和效能涌现的重要环节。分析了航天指挥控制的集中性、时效性、灵活性、精确性等特点,提出了建立连通的指挥机构、确定敏捷的指挥方式、实施高效的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要求,并从指挥控制体系构建、指挥控制关系确定和指挥控制规则要求3个方面对航天指挥控制机制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4.
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是航天力量运用体系的神经中枢,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航天力量运用活动实施指挥、控制的基础。提出了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从体制、机构设置、指控关系等角度对航天指挥控制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可为航天指挥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种航天试验和航天器进入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战争格局,提高航天试验指挥效能成为现代天战的迫切需求。体系结构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的一种"统一的和概念的"描述。分析了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及系统连接关系,研究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对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航天测控系统是一种典型的 C~3l 系统。这个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卫星、火箭、航天器,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指挥等分系统。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主要由卫星控制中心、网络控制中心、卫星测控站、卫星通信站组成。建造这样一个系统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快速发射航天器进入空间,完成信息获取、导航与通信等任务已经成为突发事件背景下确立空间优势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发生灾害时进行灾情勘测、指挥通信、救援导航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未来航天应急发射体系建设需要,重点从体系结构、体系运行模式、组织机构设置和测试发射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航天应急发射体系建设提出建议,可为我国未来航天应急发射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期间,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指挥长,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孙来燕作为神七任务总指挥部成员以及局党组成员胡亚枫参加了此项任务的组织指挥工作。  相似文献   

9.
航天发射测控力量作为航天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遂行航天器发射,圆满完成返回航天设备的回收,确保航天器快速进出空间,在航天力量备战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航天发射测控力量的特点规律,分析了发射测控力量的备战使命任务,提出了体系化建设方法,为航天力量建设与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简称指挥自动化中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内部从事C4ISR技术的专业优势资源整合而成,是航天科工四院指挥信息系统总体单位及核心技术研发基地。指挥自动化中心是中国航天工业系统内专业从事指挥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在指挥信息系统总体技术及核心技术领域、装备信息化领域已达到国内领  相似文献   

11.
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期间,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指挥长,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孙来燕作为神七任务总指挥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     
《国防科技》2002,(5):82-82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13.
炮兵连作战中心是美海军陆战队炮兵连的一个重要的指挥与控制机构,它负责先遣组的作战行动、战术与技术射击指挥及若干战场勤杂任务。有效地运用炮兵连作战中心能提高炮兵连的灵活性,战场生存能力及射击能力。本文论述了在机械化战场上炮兵连作战中心修订后的任务编制装备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文摘     
《兵团建设》2007,(12):47
知识窗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即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之外或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它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据新华社报道,国际空间站上两名美国宇航员2月8日出舱,顺利完成了9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军事卫星的指挥控制目前,美国国防部在轨的卫星大约90颗,它们每天的任务由航天司令部第50航天联队下属的7个卫星操作中队管理。1.第一航天操作中队它处理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和 GPS 卫星的所有发射和早期轨道任务及这两类卫星的异常情况。当它确定最新发射的卫星稳定而各分系统工作很好后,把  相似文献   

16.
满载着中国人梦想和骄傲的神舟六号飞天圆梦,在这令世界瞩目、让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日子里,对载人航天有着特殊感情的哈工大人更是倍感骄傲——在神舟六号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多位哈工大校友担纲领军人物,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神舟六号飞船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试验大队队长许达哲,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KM6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还有一大批分系统负责人和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都为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为航天用电子元器件定点供应单位,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通信系统配套了大量的高性能、高可靠晶体元器件产品,有力的保障了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晶体元器件是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通信系统的"心脏",用于产生航天器通信用的频率信号,来实现航天器  相似文献   

18.
正在此次任务中,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首次采用了全国产化设备,特别是国产化麒麟linux操作系统替代了国外产品,应用软件也改为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下运行,就犹如给长七建立了一个更"安全"的大脑,确保发射任务准确可控。中国电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共有14个成员单位参加了长征7号首飞试验箭任务,主要承担了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设备、地面控制系统、测控系统产品和几十项数千只关键元器件等设备,全面保障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遨游交会对接直至安全返回地面的安全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任务发射中,中国电科沿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开创了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遥操作交会对接是指操作人员在远端通过遥操作方式控制追踪航天器进行交会对接,主要用于无人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系统故障条件下平移靠拢段的交会对接控制.简要介绍了遥操作交会对接的基本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基本特点,设计了适用于我国未来空间站任务的遥操作交会对接系统;根据设计的系统方案,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遥操作交会对接仿真系统,并进行了部分仿真分析和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初步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术雷鸣  匡乃雪 《国防》2000,(1):36-37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我国第一艘载入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经过21小时11分钟的太空试验飞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这次飞行试验中,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