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江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 ,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 ,使他们在行使权力中自觉地接受监督、开展监督。总的看 ,大多数领导干部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是高的 ,监督意识是强的。但也有少数同志存在一些思想障碍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开展 ,主要表现在 :把上级对…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充分认识加强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增强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群众主动进行监督的观念 ,打牢监督的思想基础 ;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 ,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 ,用民主编织反腐败的天罗地网 ;查处腐败案件与法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重在健全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靠法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从人武系统来讲,监督的重点对象就是人武部主官。一、加强对人武部主官监督的重点内容加强对人武部主官的监督,是确保人武部健康发展、加强主官队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2006年,兵团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述职述廉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暂行办法》实施3年来,  相似文献   

5.
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和廉洁从政,应当坚持把实施有效监督贯穿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只有坚持关口前移,实施主动监督;制约个人特权,实施合力监督;重在管控行为,实施全维监督;严格执行制度,实施依法监督,才能确保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当前,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仍然是党内监督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王琳 《兵团建设》2006,(12):35-35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加强党内监督,是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团结统一,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力保证。为此,要采取多种举措,  相似文献   

8.
强化军队审计监督职能,促进后勤管理的思路和做法是:更新观念,树立管理意识,主要是树立宏观管理意识;加强宣传,扩大审计对后勤管理的影响;严格监督,促进财经管理,主要应加强预决算审计、预算外经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经法规审计,以实现全程、全面、全员和全方位监督;强化服务,提高管理效益,主要应做好基建投资和生产经营管理审计。  相似文献   

9.
坚持从严治党,必须建设一支高标准的领导干部队伍,把好新任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关.同时,要认真做好在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到位,强化党内监督到位,组织协调配合到位,制度建设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我们党能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部分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既有思想觉悟问题,又有对权力的认识问题,也有不能正确对待监督的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摆正位置,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正确用好手中权力,做“三个代表”的模范践行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用好权力的前提。把好权力这道关,首先要解决权力观的…  相似文献   

11.
习主席强调指出,反腐败必须强化监督、管住权力。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必须针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状况,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以监督效能的增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一、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必须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监督的意识强化起来深刻分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和问题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少数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意识不强、监督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2.
朱利 《政工学刊》2012,(1):16-17
党员领导干部处在权力运行的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深入推进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正确用权廉洁从政,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切实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一、坚持关口前移,实施主动监督首先,要严把"入口关",解决好选人用人失察的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扩大民主,在后备干部推选、任前公示等关键环节中引入监督机制,科学确定推荐、评议范围,使群众在干  相似文献   

13.
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完善我军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它有利于完善干部考核制度;能促使领导干部恪尽职守,谨慎决策;有利于支持领导干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一项新课题,要贯彻稳健原则,慎重探索,逐步推进,依据《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使这一工作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实施办法》着眼保证《廉政规定》的正确贯彻和顺利实施,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行为制定了明确具体的处理规定,内容新、标准高、要求严,对于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好学习贯彻,着力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运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权力运用得当,党和国家就会兴旺发达,社会就会稳定,人民就会拥护和幸福;权力一旦失控,各种腐败现象就会乘虚而入,滋生蔓延,党的肌体就要受到侵蚀,国家就要遭殃。下面就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实行监督谈几点看法。一、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实行有效的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以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失去有效的监督机制,最终导致的后果将会是滥用权力,一旦某种时机成熟,一些掌权者就会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肆无忌惮地大捞好处,唯  相似文献   

16.
高涵 《政工学刊》2012,(8):39-40
加强训风监督,是部队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监督的薄弱环节。虽然各级都在积极探索提高监督质量的办法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践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感到军事训练独立性强,不愿监督;素质不过硬,对训练法规掌握不扎实,不会监督;重点抓不住,认为缺少有力抓手,不好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具体规范,不易监督等问题。必须在把握监督重点、加强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让训风监督真正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一、突出重点内容,确保监督精确有效。必须紧紧扭住监督的重点内容,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习主席指出:“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各级都要带好这个头。”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军队各级领导干部要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队,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党内监督条例》强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从部队的实践看,要有效加强对团以上主官的监督,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立足超前监督严格选拔任用把好对主官实施监督的源头关口(一)深入做好考察工作。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对部队建设长远发展和对未来军事斗争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把好团以上主官的考察关。在考察范围上,要历史全面,既要看现实表现、又要看历史行为,既要看理想信念、又要看道德修养,既要看勤政实干、又要看遵纪守法,既要看工作能力、又…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关键是要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首先是要强化监督意识 ,切实增强抓好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自觉性。其次是要突出监督的重点 ,防止和克服监督重点不重的问题。再次 ,是要从完善机制入手 ,保证监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要加强党内监督,健全对领导干部自下而下、自上而上以及党委内部的监督制度,同时要拓宽党内外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要搞好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战斗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