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里人都说他是个“武装迷”。他踏遍了柳加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党的武装事业,献给了柳加这片贫瘠的土地。他,就是四川宜宾县柳加镇武装部长张家兴。 1979年9月,张家兴告别了火热的军营,转业来到了宜宾县柳加镇。当组织上征求他的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武装工作。十多年来,柳加镇的每一个山村都留下了张家兴的足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省德钦县羊拉乡,有这样一个乡武装部长,他在雪山峡谷的人武战线上默默无闻地战斗了27个春秋,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象扎根在雪山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让人喜爱和崇敬。他就是德钦县羊拉乡武装部长都吉。一1970年7月都吉从德钦一中毕业,回到了家乡羊拉乡甲贡村,多家单位都争着录用,但他选择了武装工作。他说:“我这一生虽然圆不了国防梦,但也要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从此,他义无反  相似文献   

3.
●18年前,他当上了中国特警教官,18年后在中国任何一支特警队里,都有他的“弟子”●18年,他为中国特警培育出4000多名特战人才。●18年他为中国的特警的发展默默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他就是中国特警学院搏击教研室主任杜振高。  相似文献   

4.
“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愿永远享受这种快乐。”这是董鹏一句朴质的名言。当董鹏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倾注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上来时,他的人生也得以升华。正是大鹏展翅时。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章丘市人武部炊事员李玉祥,在部队当了5年炊事员,四次荣立三等功。1963年他退伍来到章丘市人武部,又干起老本行。近30年中,他默默工作在炊事员的岗位上,把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党的武装事业。六十年代初,粮油要到十几里外的枣园镇去买。他推着独轮车,每周去一次把500斤粮食推回。这一推就是十个年头。食堂就他一个人,为不误开饭时间,他总是推起车子快去快回,累得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1日,建国五十周年大典。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一位年近六十、个子不高却显得异常沉稳的中年人正凝神贯注那隆隆驶过的阅兵方阵。最后,他把目光定格在那如巨蟒的火箭装备上。没有忘形的欢呼,也没有激情的落泪,只有一颗炽热的心在胸膛里狂跳——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航天四院院长叶定友。 成果满身的科学家 1963年8月,从西北工业大学团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的叶定友,以二十三岁的青春年华投身国防事业,从此付出了自己大半生的精力。 …  相似文献   

7.
他15岁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过解放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解放西安战役、伏肩战役、宝鸡战役、秦岭战役、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及西南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一生跟随着党,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如今他虽然年过七旬,但仍豪情依旧,与时俱进,坚持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8.
闽南山区安溪县尚卿乡武装部长廖安业,在基层武装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0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人民的武装事业。尚卿地处偏僻山区,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抓人武工作有很多实际困难。廖安业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走到哪里,把民兵工作做到哪里。有一次,他到衬里抓中心工作,发现  相似文献   

9.
爱心之旅     
他叫杨华,今年38岁。他说他是属牛的,有着牛一样不服输的性格。2000年,杨华从安徽寿县只身来到农五师。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暗下决心,要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几年努力下来,杨华成了一名小老板。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一门心  相似文献   

10.
老张轶事     
老张就是我爹,在一般人眼里,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汉。但老张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很特殊,原因就是他有一份农村老汉都很羡慕的工作,而且还是一名能穿制式服装的人员。老张的工作地点在县民兵训练基地,负责看管大门。县人武部为了统一着装,给  相似文献   

11.
数年前,我有一位好友突然辞去了公职,他说要趁自己年轻没有什么负担去深圳闯一闯,一帮好友见他去意已决,也不阻拦他,只是忙着帮他筹集经费。对此,好友婉言谢绝了,他说钱带多了,就没有紧迫感,不利于创业。他说自己只是带着自己的学识便可,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他还说自己有本事的话,只要能到达深圳便可,如果没有本事,就是带再多的钱也有用完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12,(13):21
援疆干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灵计田百春同志来援疆没有夹杂任何的功利思想,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对援疆事业的积极参与。他2005年就是副厅级干部了,当时报名援疆的时候,刚刚结束了驻港任务,组织上并不赞成他的这一决定。但是田百春却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他想亲自见证援疆事业的发展,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新疆的热爱。最让我感动的是田百春生病后,面对病魔的那种沉着和达观,处处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每次去看望田百春时,聊天的内容都是关于兵团的事,工作上的事,很少谈及自己的病情。每次和他谈话的时候我都忘却了他是一个癌症  相似文献   

13.
正三师托云牧场的吐尔买买提·马提是一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牧工,他守护祖国西部边防线32年,行程近13万公里,穿坏了400多双鞋,有25个古尔邦节、春节他没跟家人团聚……护边使命代代传承回想自己的护边人生,吐尔买买提·马提说:"我们巡护就是放哨、站岗,我们巡逻就是守边防,这是我们兵团人的责任。"而提起自己守边的初衷,吐尔买买提·马提说都是受祖辈们的言传身教。吐尔买买提·马提的祖辈们都生活在  相似文献   

14.
大山深处,山路尽头,第二炮兵某团阵管连依山而驻。提到阵管兵,大家的脑海中,总会闪现出"国宝卫士"的庄严形象。其实不然,他们拥有着同样的青春年华,生活工作中也充满了喜怒哀乐,也有着只属于阵管兵的那份可爱。追着阳光晒被子来到阵管连,最让高广礼不适应的就是无处不在的潮湿。高广礼是一排一班的班长,人人都管他叫"老高",因为他已经在连里待了12年。在老高印象中,这12年里,每到夏天,无论外面天气如何,屋内总是"一步一个脚印",浑身黏糊糊的,让人心烦意乱。一连下了三天雨,山里终于等到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临近中午,老高格外高兴,因为总算可以晒晒被子了,至少两天内不用再忍受潮湿之苦了。他跟班里的其他战士一样,都兴冲冲拿起被子,快步跑出去,"抢占"有利地形。遇到"晒被子"这种事,无论新兵  相似文献   

15.
今年58岁的王友兰,家住河南省泌阳县马谷回镇罗店村。她的家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光荣模范之家,一家出了3个英雄模范,这在泌阳县可是少有的。就是在这个光荣之家,几十年来,命运却不时地考验着敢于向命运抗争的人。所有知道的人,谁都说王友兰是一个用青春年华支撑着这个光荣之家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一名维吾尔族教师,却始终工作生活在汉族教职员工之中;他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16年如一日工作在三尺讲台上;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诚心帮助周围的教职员工,爱护自己的各族学生,成为校园里绽放的一朵绚丽"团结之花"。他就是七师一三○团完全中学物理教师徐泽新。徐泽新1975年出生于八师一三三团,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徐泽新的维吾尔族名字叫做库尔班。  相似文献   

17.
基层干部带兵六忌怀信张庆华一忌“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某部有一名指导员,多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就是喜欢在战士入党、当骨干、学技术、考学等“热点”问题上,搞亲亲疏疏。由于他办事无原则,处事不公,降低了自己的威信,损坏了自己的形象,也失去了兵心,每...  相似文献   

18.
7月的蓉城,一位应急分队民兵在追击盗窃嫌疑人时不幸中弹牺牲,上至公安厅长,下至素不相识的群众,大家自发来到他的灵前,追忆他短暂的青春年华留下的闪光足迹。去年7月18日夜,一场暴雨驱走了蓉城夏日的闷热。大雨刚停,青羊区应急民兵1连1排的战士们像往常  相似文献   

19.
工厂就是他的家——记山西惠丰机械厂工人技师董国华●秦春亮山西惠丰机械厂工人技师董国华凭自己的人格魅力使所有熟识他的人都很钦佩。在这个大型军工企业里,上上下下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王铁人式的好工人。山西省总工会,省国防科工办说他好:他当工人32年来,连...  相似文献   

20.
老温爬杆记     
瘦小的身板,黝黑的皮肤,开口一笑就会亮出一口大白牙,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通信团九连上士温海涛,大家都叫他老温。提到老温,连队官兵都会竖起大拇指,"乐天派"、"外线大拿"、"爬杆高手"这些都是官兵给他的大号。有谁相信,就是这样一位技能过硬的老骨干,曾经连杆都不敢爬。2008年,老温从士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外线班长。要说老温干工作真是没说的,打石笼、砌护坡、喷涂标石样样拿手,唯独爬杆是他的一块"心病"。原来,老温很小的时候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不小心从一座很陡的山崖上坠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