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测月球     
马建光  钟华 《国防科技》1995,16(3):69-86
千百年来,月球一直深深吸引着人们。我们的文学作品里有许多幻想到月球旅行的故事。早在二千年以前,人类就有了这种愿望。但直到前不久,到月球旅行仍然是人类的能力所不及的。人们只有通过望远镜来观察月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来观察月球的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伽里略。他看见了月球上的广袤平原,以及覆盖着山脉和火山口的较明亮的区域空间。当时,制图人员称这些平原为“海”,显然,这种“海”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海。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测绘工作的进步。到了19世纪末期,人们拍摄了月球总是面向地球的整个半球,且分辨率不大于1千米,并绘制了详细的月面图。尽管如此,月球的许多基本特征仍不为人们所知。  相似文献   

2.
前言人类期望已久的月球探测和月球资源的利用,已向人类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已成为人类空间研究日程中正在完成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之所以令人注目和具有魅力,主要是由于开发月球可以提供科学价值和商业效益。多年来人类研究月球所提供的科学知识宝库,包含从地质学到天体物理学、直到空间医学很多学科。如能利用月球资源来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现在拥有成百上千枚核武器,这些可怕的核武器不仅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即使是进行裁减核武器的谈判也耗时费力。那么用它们来摧毁月球,或许也算是为人类造福了。这是不久前,以弗拉迪米尔·克鲁因斯基为首的5名俄罗斯科学家向克里姆林宫提出的一个惊人的建议:摧毁月球!因为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寄生虫”,它对地球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2006,(10):F0002-F0002,1
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51分消息,欧洲宇航局宣布,格林威治时间9月3日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探测器SMART-1号成功撞击月球。欧洲航天局估计,撞地的地点在月球的西经46.2度、南纬34.4度。欧洲宇航局官员称,SMART-1号是准时撞击月球表面,激起了大量的月球尘埃,接下来科学家将通过分析尘埃成分来解释月球起源。SMART-1号是欧洲首颗月球探测器,2003年9月发射升空,2004年11月抵达月球上空的近月轨道。此后,SMART-1号进入到距离月球表面470千米到2900千米的最终轨道,并在这一轨道上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欧洲探测器 SMART-1…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于常规运输登月飞行和携带推进剂进入火星转移轨道时使用月球燃料的意义进行了评估。并着重研究一种使用氢、氧推进剂,把货舱从低地轨道运至月球,或把推进剂从低地轨道或月球表面送至火星转移道的切入点的运输系统。本文对于飞行方案优化,运载工具质量敏感性,以及推进系统混合比特性进行了研究。基本的运输登月飞行应着重考虑:a)月球运输系统中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月球燃料;b)将月球轨道作为运输中继站与直接着陆间差别;c)登月或离月时推进剂的最优混合比(即氧与氢的混合化)。文章还就改变质量对空中停车产生冲击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并比较研究了推进剂从低地轨道或月球表面运到对应的 TML 切入点所需的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是世界各国对月球探测最感兴趣、月球探测计划最多的时期,我们正迎来人类的第二次探月高潮。未来10年,各国有许多准备实施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轨道器、撞击器、穿头器和着陆器等)。这一新的探索时期开始于欧空局的SMART-1计划,随后是日本的SELENE计划、中国的嫦娥计划、印度的Chandrayaan-1计划、美国的月球侦查轨道器等。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各国的探月计划进展、绕月卫星、着陆器及月球车、科学探测有效载荷、月球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会议期间,记者还就加强国际合作、特别…  相似文献   

7.
人们把宇宙空间的角逐称为“第四战场”。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用于军事目的的外层空间开发不断升级,宇宙空间经常出现一些神秘的“不速之客”,各种人造天体频繁地升空和回收。宇宙空间的角逐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水平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知能力。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科技和经济发达的美国和苏联就着手了对宇宙的开发。迄今为止,人类共向外星发射了15种型号的各类探测器近百个,成功地为人类认识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了开发宇宙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政工学刊》2008,(3):63-63
探月是泛指所有针对月球的空间探测活动,包括绕月探测、掠月探测和登月。绕月是指通过向月球轨道发射航天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绕月球运行,它是登月的基础。掠月探测是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但不进入月球卫星轨道的活动。登月则需要航天器软着陆(自身不受到损失)到月球表面,通常是由绕月飞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释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到目前为止,只有前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并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2015年左右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背面, 2020年以前在月球建立太空站。规模比“阿波罗”大得多人类登月是在上世纪美苏争霸中拉开序幕的。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飞抵月球后,美国的惊讶不啻于发生“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总统肯尼迪在随后的国会演讲中,誓言要“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于是,美国不惜耗费巨资,终于抢在苏联之前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阿波罗”8号载人绕月飞行成功以后,美国曾透露说,一旦登月成功,就准备在月球上设立导弹发射基地。  相似文献   

11.
防务     
正俄计划2030年后在月球南极建立长期基地俄罗斯《消息报》6月21日报道称,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表示,正在研究建立长期月球基地的计划。月球计划概念草案中提出了建造月球基地以及之后在月球南极地区建造试验场的想法,最终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前在月球上建立可供人居住的基地和可以利用卫星开采矿物的月球试验场。目前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正在进行设计工作,建立长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参数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掀起第一轮探月高潮起,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跟踪研究苏、美月球探测活动的进展和成果。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深空探测的先期研究,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研究活动。21世纪伊始,随着国际月球探测活动的再次升温,我国航天技术经过50年的发展积淀,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被真正提上日程,中国探月开始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3.
从一九五七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令已有15年了。在这期间,美帝苏修这两个“超级大国”出自他们的全球侵略扩张政策,大力地发展了宇宙空间技术。在联合国中,美帝苏修声称什么“和平”利用宇宙空间,实际上他们却在大力地从各方面利用宇宙实间为其军事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月球探测科学内涵的认识正在不断扩展,未来的月球探索不仅要发射大量的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普查,还要进行更多的月面活动,对月球进行详查。所以,使用月球车对月面某一区域进行探测变得十分重要月球车的种类和功能月球车是进行月球表面探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按照探测方式,月球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人驾驶的月球探测车,它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载有多种科学探测设备,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靠地面遥控指令或自主控制在月面进行巡视探测,所以也可称为月球机器人。另一类是有人驾驶的月球车,它主要作为航天员在月面活动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5.
7月25日—27日,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等17个国家航天局和空间机构的官员和专家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月球探索与利用相关127篇论文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达瑞分别在大会上致开幕辞,孙来燕还做了主旨发言。孙来燕副主任表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的目的探索月球和外层空间,扩展和深化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月球资源和外空资源,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中国作…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人类重要探月计划的有关情况,介绍了月球影像图处理的现状和课题组研制首幅全月球三维立体图的情况。将首幅全月球立体图的制图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技术对比分析,指出自动制图是月球遥感数据处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不断有美国媒体透露,中国"嫦娥"探月取得巨大成功,刺激五角大楼专家重提建立月球军事基地的战略构想,并首次进行了详细规划,拟组建一支"月球特种部队",在月球军事基地值班并完成各项军事任务。密谋建立月球基地美军专家设想,在月球军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用大型容器从地球向月球运送大量的物资和火箭燃料,到达月球卸下物资后,容器刚好可以用来作为建造基地的构件。这种基本构件是直径3米、长6  相似文献   

18.
说起嫦娥工程,人们就会想到美丽仙女的毅力与智慧,"欲上九天揽月"这一梦想我们已经期盼了几千年,挥之不去。"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2007年的升空,将真正拉近中国人和月球的距离。我国嫦娥工程2004年初全面启动以来,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弦,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的召开,五大系统封帅挂印,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的成立……半年多的时间里,由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实施的嫦娥工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呢?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面向月球探测计划获取的大量遥感数据,根据影像视觉内容,提供一种方便而高效的检索方式。为提高其检索效率,在对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etri网完成过程建模与并行化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并行框架,并据此部署实验系统,将嫦娥月球影像等实际数据集投入其中进行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并行框架能够有效提升查询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初,美国在陆军负责研究和发展工作的特鲁多中将的主持下,制定了一项名为“地平线”的秘密计划。该计划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抢在苏联之前在月球上建立军事基地,以便从月球上对地球上敌人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打击。但最终由于经费不落实、技术条件不成熟,该计划不了了之。旨在抢占月球“制高点”在月球上建立军事基地主要有6个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