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鹏 《政工学刊》2014,(2):46-47
有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清晨,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死神回答道:“我要到前方的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智者说:“这太可怕了!”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死神前面跑到那座城市,提醒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  相似文献   

2.
提醒幸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作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  相似文献   

3.
常提醒自己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已。"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老太太发现马路边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有快倒塌的危险。于是,见有人向那边走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离远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  相似文献   

4.
为何有人“提不醒”?张连水《政工学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我撰写的一篇小文《人生离不开“提个醒”》。有人看后对我说,“时下的焦点是,不怕不提醒,就怕提不醒”。我琢磨着此话在理。“提个醒”固然好,然而,“提得醒”或“提不醒”,是“提个醒”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边境自卫作战前,毛泽东主席与前沿指挥员张国华谈话说,“也许我们打不赢”“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在定夺作战方案时一锤定音,“他是前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毫无疑问,毛主席的这些指示精神实实在在地给张国华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在前方放开了打,打输了我给你兜着,打丢了都没关系。  相似文献   

6.
几个月前我在办公室加班,保安打电话给我,说车停的位置不对,、我答应赶紧挪车;保安又说,副驾的车窗没关,我赶紧谢谢提醒;还没完,他说我的钱包忘在副驾上,我立马提高警惕:想讹我钱?他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我又没在物业做过登记?下楼才知道,他巡查时看到我的钱包在副驾上,担心有人偷走,就帮我收好,然后通过钱包里一张洗车卡查我的电话。他平静地叙述整个过程,并提醒我以后别这么大意。看来我之前的担心,是以小人之心度保安之腹了。  相似文献   

7.
很显然.在未来10年内,中国的力量将会增强.美国的力量将会减弱。但即便这样.美国仍将是“巨头”.过度渲染中国的实力是不可取的。眼下,美国政府内部有人因此感到不安,甚至有人为此过度紧张.从而呼吁对中国采取一些行动。也许,他们该清醒过来了。  相似文献   

8.
100-1=0?     
刘志勇 《政工学刊》2002,(11):33-33
近闻 ,某部请基层主官给机关提意见 ,一名指导员提出一个奇怪的等式 :10 0 - 1=0。他解释说 :基层干工作 ,很想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圆满 ,但现在机关哪个部门都爱强调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 ,哪方面一出问题 ,其他的工作也会被“一票否决”掉 ,一年的工作算是白干了。这就好比是“10 0 - 1=0”。因此 ,他提醒机关干部 :慎用“一票否决”。这位指导员的意见既是提醒 ,更是呼吁 ,值得深思。也许“一票否决”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一招鲜”现象的发生 ,促进基层建设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事事强调 ,实际上等于票票否决 ,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现在有的基…  相似文献   

9.
班长的遗憾     
那时,四级士官的班长在休息的时候总会看着我火红的肩章出神。刚开始我没注意,直到一次洗衣服的时候,为了图方便,我肩章也不卸,直接就把衣服扔进脸盆里。班长见了心疼得要死,赶紧过来把"红牌"小心地拆下来。班长边拆还边说:"哎哟!我的乖乖,这样会把肩章洗坏的,多可惜呀!"当时我不明白班长为啥有那么大的反应,不就一副很普通  相似文献   

10.
“小心别碰到,砸了我得负责。”2月25日,习主席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在珍贵馆藏文物展台,习主席提醒忙着拍摄的记者们,幽默话语引来一阵笑声。习主席的讲话,每每让入耳目一新。习主席善于说群众的家常话,平实直白,亲和顺耳。党员干部要学说家常话,真正融到群众中去,确实把群众路线走好走扎实。  相似文献   

11.
95、"召"对"舌"说:莫夸你有"千口",如果饶舌胡说八道,可要小心我的"刀口"。96、"千"对"万"说:你可知道我的厉害我可是能言善辩的"舌头"。"万"对"千"说:你是"舌头"又如何,我可是"虿头",恶毒得很哦。"父"对"万"和"千"说:不管你们是头头是道,还是马面牛头,可都要小心我的"斧头"!97、"斥"对"斯"说:我的分量才"斤多点",就表现出强烈的斗争性。你的分量"共二斤",怎么还那么斯文兮兮的98、"嚣"对"噩"说:我们两个的形象也确实有点对不住人。早就有人形容我们:"嚣""噩"生得像凶神,四张大口惊四邻。活着行事太放肆,死后传信更吓人。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必然要涉及到语文课的本质与属性,看来似乎是个人人皆知的问题,但真正上升至理论层面来阐释,却又是难下定义的.尤其是面对职业教育基础课的语文教学而言,不是语文课本质属性是什么,而是我们面对着职校学生这样的群体最需要语文课的何种本质与属性来解决教育中的矛盾,实现教育目标.有人说语文的本质是言语性,还有说工具性、知识性、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等,也许这是解构主义多元共生的观点.但是面对着语文课这么庞杂的内涵,又面对职校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特殊群体.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为实现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的,建构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语文教学,应该说是现代教育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1984年9月,黄贵云满怀憧憬,当了武装战线上的一名聘用干部,一干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而聘用的身份却一直没有变。有人常提醒他:“为啥不找找上级?”“不是我不想,干好工作,这才是我应该做的”,他总是这样爽朗地回答别人。  相似文献   

14.
<正>各位同学,你们一定听说过“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吧!那你们了解为什么各国要提出这样的目标吗?有人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有人说是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还有人说是为了绿色发展,大家说的都有一些道理!  相似文献   

15.
朋友间、同事间,或者领导同志之间,在一块儿工作、生活或共事,假如能够做到心诚相待,经常互相提个醒,那么对人的一生大有益处.有时在节骨眼上提醒只寥寥数语,其效果却极佳:或许使你压下怒火,避免“闯祸”、“砸锅”;或许使你收回“邪念”,在滑向犯罪的道路上悬崖勒马;或许使你得到新的启示,促使原来决策的完善,避免工作失误……诸如此类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少见.笔者曾耳闻目睹几例,照录如下:有位炊事员听说某人说他的坏话,他人暴地操起菜刀要去寻事.他的一位同乡战士赶紧拉着他,提醒说:“你这样盲干会闯大祸的.”这位炊事员终于平静下来了.后来弄清情况,才知纯属一场误会.普通人需要有人提醒,领导干部也如此.在前不久出现的走私汽车浪潮中,某单位一位年轻的领导筹集资金,准备为单位的利益乘机“赚它一把”,可另外一位老领导提醒他说:“走私车犯法,不要把自己的前程断送了.”老领导的话语重心长.年轻的领导醒悟了.  相似文献   

16.
群众为重我为轻钦云,韦杰看了题目,或许会有人认为笔者“观念陈旧”,或许会有人一笑了之。然以笔者之见,为人处事的轻与重不单是个文字表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人生观的重要体现。当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不就...  相似文献   

17.
我的病号饭     
在本期策划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特地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兵们讲一讲自己心里最难忘的一次吃病号饭的经历,兵们都说得很朴实。通过收集整理,我们选取了部分小故事献给大家。难怪有人说,军人是山,说山坚实厚重,给人依靠;也有人说,军人是诗,说诗有情有义,让人感动;可是我说,军人啊,就是一粒粒种子,把它撤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相互搀扶,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固一方水土,护一方安宁。读完这些小故事,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现在的学员干部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一届不如一届”。每每谈到这样的话题,一些“过来人”总会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我那时候怎么怎么样,如何如何。这样的现实“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在逐渐退化”。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不愿失败,可并不知道导致失败的致命误区,有时就在自己的心里。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的官兵说:"我怎么会这样?""我怎么老是做不好事情呢?""我为什么总是希望破灭呢?"……到底是谁妨碍了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看看自己是否掉入了某些心理陷阱。当认为自己没有错时,也许你已经处于某种心理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20.
“靠山吃山”是发展生产经营的一句常话。近几年来,各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坚持走“靠山吃山”的路子,获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然而,值得重视的是,如果长期只“吃山”不“养山”,到后来就会坐吃山空。提及“靠山吃山”,也许有人会说,它的涵义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