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波 《兵团建设》2013,(17):10-11
一个个新模式、新举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批民生项目增进了团结和友谊;一项项产业援疆增强了"造血功能";一批批援疆干部拼搏奉献,受到了兵团职工群众的广泛好评……2010年春,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10个对口援疆省市密集进疆,汇聚兵团;中央部委纷纷出台援疆举措,中央企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黑龙江省按照中央的指示,承担起了对口支援十师的历史使命,一批黑龙江省援疆干部也奔赴十师开始了援疆之旅。三年来,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工作坚持援疆"新理念",创新援疆"新模式",建立援疆"新机制"。黑龙江省提出"用心、用情、用智"的援疆理念。黑龙江省农垦总局9个管理局对口援助十师8个团场;哈尔滨市与北屯市结为友好城市;绥芬河市指导师、市口岸建设,全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苑     
正兵团召开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总结表彰大会8月8日,兵团召开第四批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总结表彰大会,总结3年来兵团援疆干部人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表彰援疆干部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援疆干部,并对下一步援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援疆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中谋划部署,编制好援疆规划。各受援单位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援疆干部的优势和特点,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确保任实职、给实权、负实责。(邱海强)  相似文献   

4.
马军权 《兵团建设》2013,(13):30-31
自2012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担负起援建十三师的任务。3年来,河南省始终坚持"科学援疆、真情援疆、全面援疆、务实援疆"的理念,紧紧围绕兵团"三化"建设需要,将援疆项目向民生倾斜,解决受援地职工群众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南省全方位、多层次的援建工作,为十三师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各对口支援省市把产业援疆作为增强兵团各受援师团"造血"功能的重要任务,用心援疆、真情援疆,并不断扩大援助范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援疆新格局,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5月的哈密,沙枣花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在十三师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处处生机勃发,处处感受到中央实施对口援疆战略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河南省产业援建如缕缕花香,飘香万里。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紧紧围绕"产业援疆促发展"的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理念到资金,从规划到长效机制,从项目引进到人才、技术支撑,河南省对十三师已形成全方位的产业援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兵团宣传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今年以来,兵团党委宣传部紧紧抓住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启动的有利契机,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加强对口援疆工作作为推动宣传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举全国之力,深入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把援助资金主要用于民生、用于基层。推动跨越式发展,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早在四年前,同样在北京,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一项重大决定:"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推进新疆和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他就像和煦的春风,带来了广东人民对三师儿女的殷殷深情。三师五○团以前是一个落后团场,近两年来,该团在东莞市的对口支援下,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把项目援建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有机结合,投入援疆资金1亿多元,  相似文献   

9.
咱们的兵团     
“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这是第一批由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到兵团工作的援疆干部们的共同心声。3年来,援疆干部热爱兵团、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在兵团各条战绩上发挥了巨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受到兵团职工群众的广泛赞誉。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援疆干部来兵团工作。他们的到来,既给兵团工作增添了活力,也使兵团人更好地履行屯垦成边使命增加了信心和勇气。中央选派干部到边疆工作这一举措,必将会在兵团的发展史上写下特殊的篇章。为此,本期“本刊专稿”栏目特编发援疆干部许柏林在兵团第一批援疆干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和本刊记者撰写的首批援兵团干部业绩综述文章,以此共忆共勉,以此共颂“咱们的兵团”!  相似文献   

10.
援建标志     
《兵团建设》2012,(9):34
各对口支援省市在全面落实对口援疆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支援范围,加大支援力度,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援疆工作新格局。标志—湖北速度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和农五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层全覆盖、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单方援助和发展互动相结合"的援疆工作机制,实现了省与师、市与团、部门与部门、系统与系统对接,形成了湖北省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全方位推进经济援疆、干部援疆、  相似文献   

11.
8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携120家中央企业负责人齐聚乌鲁木齐,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兵团联合举办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企业参与支援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参与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全面推进产业援疆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表示,120  相似文献   

12.
马军权 《兵团建设》2013,(13):33-34
3年来,北京市始终秉持"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的理念,在援疆项目安排上围绕十四师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职工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直接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工作。一首新时代援疆工作的诗篇,正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页页书写出来……挖掘产业资源,努力提高十四师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黄斌 《兵团建设》2013,(9):38-39
科技援疆作为对口支援新疆"五大机制"之一,为兵团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兵团发展新的活力源泉。2010年以来,兵团自筹资金设立科技援疆专项,已累计投入7000万元,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兵团经费4.5亿元,组织实施科技援疆项目120项,兵团科技援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依托科技援疆,形成合力推进局面兵团高度重视科技援疆工作,认真贯  相似文献   

14.
姜蒙 《兵团建设》2013,(20):12-13
人才援疆是援疆工作的关键,经济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都需要人才作保障。浙江省台州市在一师、阿拉尔市落实智力援疆项目71个,提供支持资金4489万元;辽宁省实施干部人才援助"双百"工程,为兵团培训干部人才1800余人次,组织1837名兵团各级干部赴内地培训,21名兵团各级干部到辽宁省挂职锻炼。3年来,十个对口援疆省市按照急需、紧缺的原则,与兵团各受援师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和支教、支医、支农等方  相似文献   

15.
天山作证     
《兵团建设》2012,(9):6-7
天山见证了新疆2000多年来的兴衰。天山见证了历代治理新疆的历史。天山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山见证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启后新疆历史性的变化。全面实施对口援疆,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和整体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农十三师黄田农场迎来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对口援疆工作,黄田农场按照兵团党委、师党委的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河南省焦作市的大力援助下,退出了低产棉田1850亩,建设大棚700座。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山西省对口支援六师、五家渠市。在三晋大地,火热的援疆潮跨越千山万水,在六师、五家渠市激情奔涌。借势援疆,六师、五家渠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经济结构加快转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六师与山西省,是前有渊源、后有援建,路长长、情深深。"谈起援疆工作,山西省援疆干部、五家渠市副市长田兵说道。抗日战争时期,六师的前身部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和十六团,始终顽强地战斗在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最终,这支英雄部队来到祖国边陲的  相似文献   

18.
马军权 《兵团建设》2013,(13):27-28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湖北省对口援建五师,并探索出"双层全覆盖、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单方援助与发展互动"的援疆工作机制,援建项目注重改善民生,力推产业合作,深化智力援疆,逐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口支援格局,博尔塔拉草原上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3年来,五师各项事业呈现出勃勃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农十三师和河南的交流合作拓展到纪检领域,开拓了新的援疆领域和援疆方式新一轮对口援疆,出台政策多,投入资金多,建设项目多,参援人员多,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及干部人才全方位的援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在对口援疆工作中,受援方农十三师和支援方河南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运行反腐倡廉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垦区各地     
刘飞 《兵团建设》2010,(9):30-30
4月14日,兵团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部署对口支援兵团新闻宣传工作及2010年宣传文化工作重点任务。会议指出,目前,对口援疆、对口支援兵团工作已全面启动,兵团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中央对口援疆和即将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大意义;要全面宣传中央推进新疆和兵团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战略定位和政策措施;要深入宣传兵团各级党委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效,为顺利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