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规定舰舰导弹典型作战任务剖面的情况下,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建立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评估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为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了有效且便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为有效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目标的射击效果,需要进行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通过射击效能指标的选取和对目标的分析,并且根据多年来舰空导弹武器发展建设和作战运用的实际需求,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多种效能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舰空导弹对目标射击效能评估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射击效能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射击效能模型的初步研究,既可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同时对于其他武器系统射击效能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任务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空导弹在作战任务和战斗中的使用特点,构建基于远洋任务的使用剖面,利用试验设计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及分系统可靠性对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建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和使用模型。设置不同的作战任务背景,提出了基于任务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的指标,在设定的3种典型作战任务模式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设计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比较了任务条件下各可靠性指标和设定的可靠性增长对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舰空导弹是当前海上防空的主要装备。因此,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使舰空导弹击毁目标概率达到最大化,是防御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运用了排队论的方法,建立了在目标单方向和多方向等情况下的射击效能模型,并通过统计运算得到了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相对全面的射击效能数据,解决了各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的问题,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作战效能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情况和作战使用过程的分析,借鉴了WSEIAC效能评估方式,并结合远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特性和作战使命对该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作战效能体系结构,并提出了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关键研究方向,如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及模型、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武器系统使用可用性评估、人机系统可靠性评估、武器系统生存能力评估、任务完成程度评估、武器系统战场抢修研究等,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其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可用性矩阵计算之中.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信性矩阵和武器系统效能能力指数模型,最后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8.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通常会随着舰空导弹单次射击而发生变化,为增强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评估方法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评估方法,进而构建了舰空导弹单次射击能力评估方法。算例证明,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评定单艘水面舰艇上单个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环境下的抗击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试验中出现的作战软件故障,提出了加强软件可靠性评估的观点和建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软件试验测试平台的构想。给出了基于海上试验环境的作战软件试验测试平台的方案、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策略以及可靠性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舰空导弹防空作战的特点和作战指挥原则,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应具备的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提出了在该系统中设置舰空导弹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模块,以满足舰空导弹射击指挥员进行射击指挥和决策的需要,达到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舰船稳性计算中附体影响的一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在静水力曲线、邦戎曲线以及船形稳度力臂插值曲线计算中对附体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即建立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积分基础上的附体体积分布法.该方法将附体按体积与体积中心等效的条件分布到船体型值点上,其中船体体积与体积中心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积分法进行计算,以此来修正其对船舶静力计算结果的影响.按该方法对某船带附体的静水力曲线、船形稳度力臂插值曲线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声强矢量的舰船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声强矢量测量法提出了舰船目标运动参数的估计方法,并提出了快速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以上算法是可行的,可以实时估计出舰船的速度和距离。  相似文献   

13.
基于AutoSEA的船舶噪声统计能量分析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法(SEA)预测中高频段船舶噪声.统计能量理论分析表明,增加左右侧底层板厚度和减小隔振器弹簧刚度有利于降低潜艇机舱内的空气噪声和辐射噪声.运用AutoSEA建立了一个潜艇模型,AutoSEA仿真结果和SEA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证明在船舶噪声预测中可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法以及AutoSEA.  相似文献   

14.
基于节点方程的舰船电力系统数学建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舰船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发电机、电动机等负载的电流微分方程组,并推导出其导纳、剩余电流微分量的表达式.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了基于节点电流微分平衡关系的节点方程.在系统数学建模基础上,得到了舰船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舰船综合保障数据综合管理的有关内容,包括信息数据分类、数据综合管理功能分类以及综合保障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根据舰船的特点设计了舰船综合保障数据管理系统的硬件框架、软件体系、开发以及数据库工具.所研究的设计思路已在某船舶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应用,证明该设计模式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舰炮系统的分布式交互仿真 (DIS) ,建立了舰炮系统DIS模型并简述了各仿真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视图是该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舰艇编队信息作战任务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该作战系统的整体构想,采用基于UML的设计方法,完成舰艇编队作战使命所需完成的任务和行动、作战节点描述,并给出了作战视图的模型产品,为进一步描述整个舰艇编队信息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星载SAR对舰船高分辨成像的难度和方法。在星载SAR舰船数据获取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舰船航行以及船体在特定海情时三维转动对星载SAR成像的影响,研究了星载SAR舰船数据的ISAR成像方法,并给出成像算法流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远程机动岸导与海上编队战术协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机动岸导与海上编队合同突击是打击敌水面舰艇编队的有效兵力组合.首先,通过对远程机动岸导对海攻击态势的分析,给出了远程机动岸导两种攻击方式;然后建立了不同攻击方式下海上编队的安全方向分析模型和安全距离分析模型,确定出了海上编队的安全空间;对远程机动岸导与海上编队协同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互动式协同模式应是其采用的主要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20.
We propose a dynamic escape route system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a naval ship. The system employs signals that adapt to the causative contingency and the crew's physical distribution about the ship. A 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ith underlying network structure, optimizes the evacuation process. The network's nodes represent compartments, closures (e.g., doors and hatches) and intersections, while arcs represent various types of passageway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ntegrates two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factors: average evacuation time and the watertight and airtight integrity of the ship after evacuation. A heuristic solves the model approximately using a sequence of mixed‐integer linear approximating problems. Using data for a Spanish frigate, with standard static routes specified by the ship's designers, computational tes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system can reduce average evacuation times, nearly 23%, and can improve a combined measure of ship integrity by up to 50%. In addition, plausible design changes to the frigate yield further,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Published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