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概述了发展现代军用直升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必要性,简要论述了直升机航空电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宝石柱和宝石台两大项目为例介绍了美国在发展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研究中所走过和正在走的道路,并谈到了欧洲各国及南非的发展概况。从几项关键技术入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有关今后发展中的技术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军事零讯     
Asia 亚洲 以空军实施航空电子系统升级 近日,RADA电子工业有 限公司已成功完成以色列空 军(IAF)首架A-4"天鹰" (Skyhawk)航空电子系统的升 级工作。该系统与地面系统协同工作,可通过 视频和三维图像方式向飞行员显示其飞行表现。 该公司于2003年1月获得以色列空军授 予的合同,为A-4装备用于高级任务报告的 ACE-Ⅱ系统。2004年初,RADA公司领导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机载设备间信号交联关系越发复杂,导致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重量也在不断增加,EWIS设计减重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在EWIS设计过程中进行减重优化,对于飞机整机重量设计指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EWIS的重量主要由线束重量和敷设安装组件重量两部分构成,本文根据EWIS的主要重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简称上电所)始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长期从事军民机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研究。承担座舱显示控制、航空电子核心处理、信息综合处理、无人机一体化控制以及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等设备、系统的研制与服务,为海陆空等军兵种和国产民用飞机提供先进的航空电子装备,是集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上电所拥有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具备航空电子系统的自主研发能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神经网络的航空电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知识规则的提取,用提取的规则对航空电子系统输出数据进行分类,再用神经网络对每一类进行辨识,最后用粗糙集分类结果与各个神经网络输出进行综合得到系统一步预测结果,将该预测结果与航空电子系统实际输出进行阀值比较,进而进行故障诊断.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并能够有效地检测系统故障,故障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对综合航电系统效能进行评估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多指标度量效能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效能评估方法,对航空电子系统中多指标度量效能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评估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对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效能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国外F-22和F-35为代表的先进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和其他欧洲先进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等发展情况。对未来战斗机电子战系统的综合特点和基本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描述,最后叙述了未来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将设计成为一体化共平台,电子战系统与一体化的航空电子系统融合成为一个功能系统,并描述了这种先进的电子战系统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8.
第四代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斗机是实施空中打击的重要作战平台,其性能水平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战斗机的发展,争相投巨资开发研制新一代战斗机。预计在未来20年内,各军事强国将相继装备第四代战斗机或具有第四代战斗机部分特征的新型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良好的隐身和矩距起降性能、超视距和多目标攻击能力、高机动性和敏捷性,以及多任务、大载荷、远航程、高可靠和可维修性。战斗机的作战效能与机载航空电子系统(avionics systems)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的技术水平标志着战斗机的先进程度。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发展先进作战飞行平台的同时,尤其注重发展作战飞行平台上用于夺取信息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第四代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正是紧紧围绕着综合化和信息化这两条主线而不断发展的。美国的F-22和F-35战斗机是世界上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以它们为例,对第四代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的技术和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军事装备高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电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机载、舰载、车载、星载以及单兵使用的各类武器系统所需要的电子组件、部件、更是向着短、小、轻、薄和高可靠、高性能、高速度的方向快速发展。引信、火控、通讯、测量、雷达、激光/红外制导、微光/红外夜视、辐射/毒气侦测等先进技术的实现,特别是工程化并使其具备可装备性、形成实战能力等等,无不依赖电子系统性能与功能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0,(10):66-66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承担着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研究、机载核心分系统和相关产品开发、无线电通信导航和无人机测控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是集科研、生产、服务.经营一体化的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对光纤通道网络的实际应用,实现FC终端接口板的快速开发,在对光纤通道协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FC协议处理芯片的设计方案。对协议处理芯片的功能结构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FC帧收发模块、缓冲区流量控制模块、端口状态机以及FC收发通道模块进行详细设计。通过对协议处理芯片的功能测试表明芯片满足高速低功耗的设计要求,该芯片对航空电子系统中光纤通道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卓  胡勇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2,(5):141-146+152
为分析复杂航空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动态故障树的航空装备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在传统故障树基础上,引入动态逻辑门,构建系统的动态故障树模型。将动态故障树模块化为独立的静态子树和动态子树,并采用马尔科夫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综合分析得到系统失效的概率。运用构建的动态故障树模型,对航空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验证了动态故障树用于航空装备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航空数据总线的发展历史,指出了由于航空电子各子系统之间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使得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M IL_STD_1553B已不能适应未来战机的发展要求,为了有效地解决M IL_STD_1553B航空数据总线的低速率传输的问题,且不影响当前航空电子系统的高可靠性、低时延以及长工作寿命等特点,重点介绍了光纤通道技术和空间光纤数据总线技术及其取代M IL_STD_1553B技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蓝天上.战鹰翱翔;白云间,导弹呼啸;塔台上,蓝旗猎猎;机场上,车辆穿梭;科研室,微机嗒嗒;总调室,箭头跃升…… 这就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我国唯一的军民用飞机、发动机、机载一二类航空产品以及部分航天、电子、兵器类产品的空间试验机构。建院近50年来,这里几乎进行了我国自行研制的95%以上的航空军民用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  相似文献   

15.
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是现代战机装备的各电子分系统,设备的总称,包括综合显示控制管理(含显控处理机、平显、多功能显示器等)、目标探测(含机载雷达、光电探测装置等)、通信导航识别、本机信息(含惯导、大气数据计算机等)、任务计算机、电子战、外挂物(含武器)管理等分系统。这些分系统通过机载高速多路通信传输总线互相交联,实现整个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数据处理和传输、信息共享以及综合显示控制。航电系统在整个作战飞行过程中担负着起飞、本机导航/引导、飞行控制、目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上海市西南地区,矗立着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长期从事被誉为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的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战线上的尖兵、国家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5 9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上电所人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17.
测试性/机内测试(BIT)对现代武器装备特别是作战飞机的可用性有着重大的影响。具有良好测试性的系统和设备,可以及时、快速地发现并准确地隔离其存在的故障,提高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及安全性。随着航空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具有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的飞机的出现,机载嵌入式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多,功能更为复杂,导致对设备维修性、测试性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代飞机的电子系统和非电系统都采用了大量的机内测试(BIT)设计,外场的大量故障由B I T检测,大大减少了外场地面保障设备的数量,缩短了外场排除故障和维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王乐  赵刚  孙伟龙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172-176,181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普遍存在的传输速率低,硬件无法升级,实时性和通用性不足等问题,结合航空电子系统的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航空电子环境数据协议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在FPGA平台端系统中实现,具备并发执行能力,考虑了错误检测机制,以确保在终端系统中接收到数据的完整性.此外,利用XILINX Spartan ...  相似文献   

19.
远航五大洋的出访舰队有他们亲手改装的战鹰;硝烟弥漫的演习场上有他们亲手改装的战鹰;军委首长亲临视察的检阅场有他们亲手改装的战鹰。他们默默耕耘于万里海疆的蓝色国土,攻克了一道道航空领域上的技术难关,构筑起一个个人机界面的平台。他们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航空领域多项空白。虽然他们只是一个仅有十人编制的小研究室,却在航空装备领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就是——海军装备研究院某电子系统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利用随机Petri网方法建立了基于FC-AE-1553协议的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的网络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总线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光纤通道在带宽、数据延迟、传输媒体和距离、错误检测、优先级等方面具有适合于航空电子系统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