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纪 《军事历史》2012,(2):72-76
邓华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自治军辽西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 5兵团司令员等职.从抗战胜利后前往东北到解放战争后期成为兵团司令员,邓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及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指挥攻打四平、锦州、天津及海南岛战役中,他表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邓华率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我三次重访当年的战场——辽宁锦西塔山地区。我站在塔山烈士纪念碑前,目视陈云同志写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庄严肃穆的大字,环顾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心潮起伏,不禁引起对塔山阻击战的深思与回忆。全国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也就是1948年6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认为,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决定在形势对我最有利的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采取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为此,中央军委于1948年9月7日、10月4日多次致电东北野战军,要求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控制北宁线之决心,坚决执行首先攻克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战略过渡阶段,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多次调整经营东北的战略方针,经历了从"控制东北门户,堵绝国民党军进入东北"、"分散兵力发展沿边根据地"、"集中兵力,堵住大门,独占东北"、"依托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到"集中兵力进行最后一战,争夺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一系列变化。东北局领导全区军民努力贯彻落实上述战略方针,取得显著成绩,为最终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98年12月公开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的出版,是我军军战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四野是在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和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主力部队,其前身为东北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四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上先后实施辽沈、平津和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重大战役,共歼敌323万余人,部队从11万余人发展到153万余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历史任务,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5.
法库县秀水河子镇,北临内蒙古,西接阜新市。因辽河支流秀水河流经此处而得名。这里曾是打响东北解放战争第一枪“秀水河子歼灭战”的主战场。当年的秀水河子人民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冒着生命危险送粮食、运弹药、抬担架、救伤员,人人争当支前模范,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组织沿革钟占兴,沈兆璜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一级军区及其主力部队之一,它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山东军区主力和华中、冀东、冀热辽、陕甘宁、冀中、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太岳等解放区八路军和新四军一部及原...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六年,初春时节。从苏联北野营归来不久的抗联老战士王乃武,受命护送几箱金银从北满重镇佳木斯,来到驻扎在哈尔滨郊区宾县的中共东北局。“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民主联军副政委陈云同志,一边操着上海口音,和他们热情地寒喧,一边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使他们顿时忘却了千里风寒,沐浴在温馨的氛围中。陈云同志见王乃武身着苏联红军冬装,斜挎苏式铁柄冲锋枪,用赏识的目光重新把他打量一番,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笑容,对大伙儿说:“北满的同志响应东北局的号召,筹集的资金不少;你们护送的措施也很周密,我代表东北局和民主联军感谢你们!”接着,陈云同志把他们带到财政部门的一间办公室里,对那里的同志说:  相似文献   

8.
君威 《军事史林》2010,(2):28-3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述到红军时期的中央军委警卫营和红9军团一部。  相似文献   

9.
血沃白山黑水──东北剿匪斗争述评丛文胜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的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展开了一场长达4年之久的剿匪斗争。这场斗争是在夺取全国政权过程中,与国民党军在东北作战的“第二战场”。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在东北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它的胜利对...  相似文献   

10.
君威 《军事史林》2010,(6):2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松江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起来的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1945年11月,挺进东北的新四军、山东军区部分部队在哈尔滨组建松江军区,司令员卢东生,政治委员张秀山,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寿轩  相似文献   

11.
两点答问     
有的同志问:陈云同志在《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中,提到中央派去东北工作的二十个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他们是谁? 答:他们是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林彪、李富春、李立三、罗荣桓、林枫、蔡畅(女);中共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王稼祥、黄克诚、王首道、谭政、程子华、万毅、古大存、陈郁、吕正操、肖劲光。有的同志问:陈云同志在谈话中说:“呼海巴拜,绥化在外”,“金复海盖,辽阳在外”,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上说,台湾问题是中国解放战争的遗留问题。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各个战场上捷报频传,从渡江战役到大西南战场节节胜利。蒋介石及其残余部队溃退至台湾。当时,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条件不足,解放台湾的事暂时被搁置下来。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决定积极筹划,在较短时间内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是东北解放战争战局发展过程中一个战略性的转折点,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它彻底粉碎了东北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计划,扭转了东北战局,对推动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战略目的,为把东北建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贯彻执行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十大军事原则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彰显了胸怀全局、勇于担当,不惧困难、团结协同,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成为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全国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炮兵不断发展壮大.就火炮来源与构成而言,先后经历了日式火炮为主、日美混合、美式重炮逐渐占优三个时期.由于所处发展环境不同,东北和华东的解放军炮兵部队立足各自条件大力开展炮兵建设,成为人民解放军中两支强大的炮兵力量,其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军队炮兵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0军是由原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后改编的。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在东北的国民党军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奉命从5月开始,对长春守军东北“剿总”第1兵团(指挥新7军、第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迅速扩军的有效措施——浅谈解放战争中东北二线兵团建设王笑竺大规模地组训二线兵团,以充足的经过训练的兵员,源源补充与扩大主力部队,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军在部队建设上采取的一项重大新措施。充足的兵员保障,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然而,抗日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18.
君威 《军事史林》2010,(5):2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它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冀察热辽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潘宏在波澜壮阔的三年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以其文韬武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写就了他个人军事生涯的辉煌篇章。一、鏖战东北,硬仗、恶仗显神威日本投降后,成为权力“真空”的东北,使国共...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辽东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组成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5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