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初,持续了40余年的“冷战”总算打上了句号。但是,在“冷战”年代一直紧张对峙的两大军事集团——华约和北约却一亡一存。美苏关系处于“冷和平”的微妙状态。以原苏联为轴心的华约组织于1991年宣告自行解散后,前华约成员国随即面临所谓“安全真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一些国家如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纷纷要求加入北约。 面对前华约国家急切的扣门  相似文献   

2.
北约这个在东西方紧张对峙年代应运而生的“军事集团”,并没有因为它的敌人——华约的土崩瓦解而更加生机勃发;相反,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演变,特别是近来北约内外部面临矛盾的日渐显露表明:今天的北约,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苏石 《环球军事》2013,(12):71-71
该书是中国北约研究丛书之一,是一本55万字的学术专著。本书突出一个“新”字后冷战时期新北约不同于冷战时期旧式北约的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以及同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程曼莉 《军事经济研究》2014,(10):F0003-F0003
冷战后20年,世界安全、防务政策、相关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工业呈现全新发展态势,主要受全球安全环境、军事变革及全球化三方面影响。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对峙形成冷战格局:双方保护各自的军事体制,进行常规武器及核武器军备竞赛,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了欧洲内部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约特别的核机制框架下,冷战中德国曾拥有可观的战术核打击能力。冷战结束后,这种能力并没被剥离,但一度受到了削弱。不过,伴随着欧洲防务局势因俄乌冲突变得紧张,德国的战术核打击系统也开始得到加强和革新。冷战时期在北约组织的战略计划中,德国将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交战的主战场,因而虽然德国并没有自己的核武器,却长期保留着一支具备战术核武器携载能力的攻击机部队,它的任务就是战时投掷由美国提供的战术核武器,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处于东西方对峙前沿的欧洲,无时无刻都成为北约与华约集团进行你死我活的间谍战的战场,特别是在号称“中欧心脏”的柏林、布达佩斯与维也纳三大都会,各为其主的情报人员进行着全方位的较量。柏林1947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之后,昔日德国的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海军组建初期,仍沿袭前苏联海军80年代中期后实行的“近海防御”战略。1993年,俄罗斯开始对其海军战略内容进行修正,至1997年演变成现行的“区域性积极防御”战略。(一)战略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海军和日本海军,欧洲海区仍为战略重点。俄建国之初,采取亲西方政策,曾公开声明“俄罗期没有敌人”。但北约集团趁华约集团自动解散之机东扩,力图挤占和剥夺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和传统的势力范围。1995年后俄改变了无敌国的观点,明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俄罗斯的主要敌人。作为欧洲民族的俄联邦,长期以来始终把政治、经济、军事重心放在欧洲,其…  相似文献   

8.
如果使用“东扩西遏”四个字,恐怕就可以比较形象、准确地表述出美国近年来所采取的战略步骤,并可由此推断出它的深刻战略内涵。众所周知,今年3月12日北约正式接纳前华约集团的三个敌手——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其新成员国。说来“北约东扩”并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酝酿已久的科索沃危机终于演变成战争。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对防区外一主权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也是冷战后在欧洲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一、美国率领北约发动战争的战略目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  相似文献   

10.
自铁幕落下,世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两极对峙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左右了世界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并未承继昔日苏联的雄风,一度受到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挤压,生存空间处于困窘当中。近年来,北约东扩、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以及独联体内发生“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11.
深秋的布拉格寒风瑟瑟。11月21~22日,北约组织在21世纪的首次首脑正式会议在这里举行。人们注意到,这是北约19国领导人首次在一个前华约国家首都聚会,本身就具有极其强烈的象征意义,而正是在这次会议,北约实现了其成立53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转变。用北约秘书长罗伯逊的话说就是,以往北约历次首脑会议是逐步改变北约,而此次布拉格峰会全面改变了北约。这无疑将对未来欧洲乃至国际安全格局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乔林 《当代海军》1999,(2):35-36
乘上“亚太快车”还要充当“火车头”在二战后的将近半个世纪内,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一直在欧洲。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散伙,冷战宣告结束。目前,东欧、中亚地区动荡不安,经济严重滑坡;北美、西欧也矛盾重重,经济停滞;唯独亚洲,尽管出现了金融动荡,但其前景仍然为各国政治家和企业家看好。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长达78天、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空中打击行动。综观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全过程及其影响,可以看出,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美国将继续保持其全球“军事霸主”地位,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失衡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  相似文献   

14.
2月21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呼吁成员国停止削减国防预算,同时加强多国合作,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北约作为世界最大的军事合作组织,从二战结束至今一直在世界军事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大多数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干涉行动,如今却面临着国防预算吃紧、权利义务分配不均、未来发展迷茫等现实问题,作为“带头大哥”的美国,也必须面对北约离心离德的严峻挑战,妥善处理军费预算、责任分担、联合作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带好“小弟”成为美国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5月的欧洲-大西洋地区,政治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5月24日,俄罗斯与美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并发表了美俄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声明;5月28日,北约19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一时间,“冷战彻底结束”,“美欧关  相似文献   

16.
利比亚之战是“9·11”以来的10年间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三场战争。如果把视角进一步拉开,利比亚之战又是冷战结束20年来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五场战争。  相似文献   

17.
河山 《环球军事》2004,(4):24-25
1月5日,北约送走了卸任秘书长罗伯逊,迎来了新掌门人夏侯雅伯。现年55岁的荷兰前外交大臣德霍普斯·赫弗尔·夏侯雅伯是2003年9月22日被北约最高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任命为北约秘书长的。北约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组织,而夏侯雅伯上任之时,正值北约进入历史转折点之际,“关系到北约生存的关键时刻”。北约即将正式接纳东欧7国为成员国,使其成员国总数达到26个。在此时接掌北约帅旗,夏侯雅伯担子不轻,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他是波军总参谋部的上校高参,也是美国中情局的“王牌”间谍,在长达10 年时间里,他向美国提供了多达4.5万页的绝密情报,被中情局授予“杰出情报工作奖章”。但在秘密出逃后,他也被波兰缺席判处死刑,并遭到了克格勃多年的追杀——冷战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在华约军事机关中物色间谍。前波兰总参谋部上校库克林斯基就是他们培养的“王牌间谍”之一。在长达10年时间里,这个中情局潜伏在华约内部的“鼹鼠”向美国人提供了长达4.5万页的绝密情报。库克林斯基为此而得到的奖赏和惩罚是中情局“杰出情报工作奖章”和被波兰依法判处的死刑。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岁末,欧盟诸国根据“欧盟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报告”组建了第一只快速反应部队,较之90年代初组成的所谓“欧盟联军”,欧盟各国军事一体化又进一步。欧盟部队并不直接隶属于北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对欧洲安全事务的干预。冷战结束10年以来,一超多级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但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热点地区依旧冲突频生。与  相似文献   

20.
3月28日,北约最高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决定,挪威前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将于今年10月1日接替拉斯穆森出任北约秘书长。对于这次任命,外媒在评论中纷纷强调,斯托尔滕贝格不仅是首位来自挪威的北约“新掌柜”,更是首位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北约秘书长。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这会对北约这家有着65年历史的“老店”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新意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