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光正 《国防》2011,(6):8-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中,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创建并领导人民军队以枪杆子夺取了政权。我们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后,人民军队在党执政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未来的长期执政中还需要军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发挥军队的作用,这是本文要总结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岳峰 《军事历史》2012,(3):37-39
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军事运动议决案》。这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创建以来作出的第一个军事工作方面的决议,标志着党的核心决策层将军事工作纳入了推进中国革命的全盘工作筹划,凸显了军事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增强。《军事运动议决案》的提出,既反映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军事问题上的探索成果,也对后来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建军治军的历史经验,形成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根本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伊始,即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建军模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力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把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武装建设成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地开展整军整风,确保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解放战争时期,通过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奋力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有效抵制资产阶级错误思想和思潮对部队的侵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光辉历程,为新时代推动政治建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任征 《军事历史》2004,(1):49-51
在峥嵘岁月的战斗洗礼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虽然艰苦的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在血与火的探索中所形成的建设经验仍熠熠闪耀着光芒,为今天的国防与军队建设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活的灵魂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至1929年底,这为人民军队的初创时期。在这时期,如何建设这支军队,将它建成什么样的军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急需解决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当时,有两种军队建设的现成模式可供…  相似文献   

6.
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胡锦涛将其归纳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3个方面.这种概括把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职能和任务高度统一起来,深刻揭示了军队建设的规律,其中听党指挥是军队建设的前提,服务人民是军队建设的目的,英勇善战是军队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对于推动人民军队革命化建设和保证遂行各项非战争军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并在革命战争中经过不断斗争得以坚持;新中国成立后,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本文全面考察分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成、发展与坚持,从而得出结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必然关系,是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本、立军之本、强军之本,是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奠基时期,也是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时期.它使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革命战争的指挥艺术,确立了毛泽东在人民军队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形成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相结合的人民战争武装力量体制和一整套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基本原则;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格局;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革命传统和战斗作风,为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同时,就开始注意军事工作.1921年至1927年,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早期军事斗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武装斗争理论,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创建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推动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结合,建立广泛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取得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组织领导的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东征与北伐战争的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党后来独立领导军事斗争,打下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准备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1921 年7月1日是一个具有特殊意 义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宣告诞生了!六年后,1927年8月1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暴动,从此,独立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开始了用革命武装战胜反革命武装的艰苦历程。 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而创建的,它与历史上的其他军队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  相似文献   

11.
拥政爱民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动员广大军民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奋斗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军政一致、军民团结始终都显示了伟大的力量,成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听党的话,听从党的指挥,是我军的历史传统和本质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听党的话、服从党的指挥,就是要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武装广大干部战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坚决保证党中央、中央军委政令军令的畅通。  相似文献   

13.
杨立三是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与主要创始人之一,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从事军事后勤工作,参与并见证了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建与发展.杨立三为人民军队后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每一个革命阶段都留下了丰富的军事后勤认识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项英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是项英一生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如何评价他在这一时期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曾经有过不同的评价。在1941年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及其主要领导人对于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六十五年前,正当北伐狂飙从珠江流域转而席卷长江流域之际,国民党内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他们撕毁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旗帜,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推进了内战的火海里。面对国民党血腥屠杀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缔造了人民军队。伴随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创举,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始实行曲折而重大的转折,即以城市为工作重心转为以乡村为工作重心,艰难而成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转折,是这一时期发生的影响着中国革命命运的两件大事。本文试图就其发生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以及中国革命的主观因素等作一分析,以冀加深对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并殷切地期待着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彭杰湖北黄陂、孝感、礼山(今大悟)三县交界处的大悟山、小悟山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活动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它被开辟为中共鄂豫边区党委、新四军第5师的战略指挥中心,在腥风血雨中与敌鏖战达六年之久。这块...  相似文献   

18.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度危机关头挽救革命的壮举,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南昌起义从提出动议到最后决策这一曲折过程,展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深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以及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军事理论的繁荣时期,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步形成体系的时期。在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从而使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军队思想。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号”巨轮已经整整驶过100年。百年岁月沧桑,几多悲壮;百年风云浩荡,苦难辉煌。回望百年,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是与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亲手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忠于党,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这是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战胜敌人、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