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宝云 《军事史林》2010,(11):38-42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了《终战诏书》,宣布接受同盟国敦促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这意味着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4.
郑国梁 《国防》2005,(8):25-26
1950年,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台湾地位未定”论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台独”势力却想借尸还魂,不仅恶意攻击抗日战争结束前明确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什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没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战时宣传文件”,《开罗宣言》在“本质上是新闻稿”,“事实上连一张新闻稿都不如”,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  相似文献   

5.
《波茨坦公告》宣布:“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决。”依据公告精神,1945年9月11日,麦克阿瑟将军下令逮捕首批被指控的39名战犯。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通过了《莫斯科会议协定》,规定盟国驻日最高统帅部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使“日本投降及占领和管制日本”诸条款一一实现。经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荷兰九国磋商,达成协议,决定将日本首要战犯交上述九国代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光复和接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文告规定,由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远东盟军司令部决定台湾由中国接收。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下令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任命原陆军大学校长陈仪为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0月25日,陈仪在公会堂(后改为中山堂),接受日军第10方面军司令长官安藤利吉的投降。台湾同胞热烈庆祝台湾光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祝贺台湾重新回归祖国。陈仪接管台湾后,首…  相似文献   

7.
美国借朝鲜内战爆发之机,武装干涉朝鲜,同时武装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割裂中国领土。为了捍卫中国的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首次走上联合国讲坛,与美国代表展开了一次最激烈的面对面的交锋。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霸占台湾。1943年12月1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公告》中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抗日战争胜…  相似文献   

8.
中国驻日占领军为何胎死腹中?赵波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了促今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决定,为彻底铲除军国主义,粉碎日本企图征服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狂妄野心,实现战后日本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目标,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盟国军队将对日...  相似文献   

9.
旧金山和约和日蒋和约与美日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金山对日和约》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参与、拟制与签订 ,掩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 ,在安全与政治、领土、经贸等条款和战争赔偿等问题上 ,处处违背盟国有关对日政策的国际协议。它不是一个全面的 ,也不是真正的对日和约。在美国政府施加影响和日本政府的错误选择下 ,日本与台湾蒋介石政府签订所谓《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 ,这是战后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大逆流。旧金山和约及日蒋和约 ,在实际上确认了由杜鲁门政府炮制而获得吉田茂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违背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和日本政府在《乞降照会》中的承诺。这两个条约在国际条约中对台湾地位问题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妄图分离台湾 ,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0.
王熙章 《环球军事》2009,(11):36-37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根据《波茨坦协定》,越南北纬16度以南地区,由英国派遣军队接受日军投降,北纬16度以北地区,由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全民族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下,以伤亡3500万人、财产损失6000多亿元的巨大代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同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记者荣幸地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报道日本正式签字投降消息的人.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波茨坦协定签笔落下之际开始降下帷幕。根据波茨坦协定,德国被苏联和美、英、法一分为二。1948年底,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相继在东西柏林成立,但由此种下了长达半个世纪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对立的恶果。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陆军第62、第70军接收台湾,并成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蒋介石和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都曾留学日本学军事,深知日军对兵要地志的重视.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二处(情报处)收缴的日军文件资料中最初没有《台湾兵要地志概说》一书.后根据情报得知,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部曾于1945年2月间,在台北监狱工厂"刑务所第22号制造工厂"印制了210册《台湾兵要地志概说》,在中国军队抵达台湾之前,日军将大部分机密资料焚毁,仅存的一部被中国军队寻获.1947年5月,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将此书翻译、印发作为参考,认为此书是日本侵台以来至1943年间的50年资料的积累,内载台湾各种兵要地志颇为精详.此书曾是蒋介石的案头之书,他去世之后,被移送其纪念馆陈列.  相似文献   

14.
张宏坤 《军事史林》2004,(10):38-41
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原则,苏、美、英、法4国军队分别进驻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苏联占东区,美国占西南,英国占西北,法国占西区,柏林由四国分区占领.  相似文献   

15.
《国防》1994,(2)
1993年6月17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出第2号《公告》,宣布《北京市征兵工作若干规定》正式颁发,并于8月1日起施行。 据市立法部门权威人士透露,《若干规定》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出台的第一部征兵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它的诞生,结束了北京市没有征兵工作地方性法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典礼。在此之前,中国政府为收回台湾主权做了大量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8月27日,成立接收台湾的军事指挥机构——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全面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进驻台湾的军事行动;从9月14日起,陆续派遣空军、陆军、海军等各军种部队和少量宪兵部队及无线电通讯部队、军乐队等分批进驻台湾;10月5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开始分两步进驻台湾办公。  相似文献   

17.
60年前的10月25日,侵台日军被迫向中国投降,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台湾和澎湖列岛终于回归祖国怀抱。当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市举行了接受驻台日军投降仪式,并正式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新划入中国版图。这是台湾同胞刻骨铭心的时刻,更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时刻!当时的台湾民众个个泪满两腮,滴滴眼泪中闪烁着爱国的光辉。全岛数百万人游行庆祝,锣鼓动地,爆竹喧天,“光复万岁”、“打倒  相似文献   

18.
台湾光复以后,关于中共在台湾的地下组织、活动与溃败之经过,国民党安全局的机密文件有这样一则记载: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归中国.为了在台湾开展工作,中共中央派台湾省籍干部蔡孝乾为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9月,蔡孝乾由延安出发,间道潜行三个月,于12月抵达江苏淮安,向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张鼎丞、组织部长曾山,洽调赴台干部.1946年2月,蔡孝乾率领张志忠等,分批到沪,与华东局驻沪人员会商,并学习一个月.同年4月,张志忠率领首批干部,先由上海搭船潜入基隆,开始在台湾建立地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9.
文摘大观     
“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呼的由来1944年9月22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刘少奇根据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称解放区,提出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改编为解放军。10月中旬,党中央和军委以“解放军”的名称发出有关指示。11月起,有些地方文件和少数部队也开始使用“解放军”这一名称。1945年8月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了六项命令,在延安《解放日报》第1543号(1945年8月12日)第一版公布了全文,总标题为《延安总部命令各路解放军向辽吉热察绥等省挺进》。这是我军第一次公开使用“解放军”这一名称。1946年10月3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提出:“蒋介…  相似文献   

20.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派驻舟船水师,警戒台湾、澎湖地区水域陆地,这是我中央政府首次在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