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水面舰艇装备使用研究及作战效能评估等方面需求,提出了采用高层次体系结构(HLA)技术构建虚拟舰艇(Virtual Ship,VS)进行研究的方法。阐述了虚拟舰艇的概念、设计目标、设计内容和结构,重点探讨了其结构的特点。该虚拟舰艇结构,仿真模型的复用性和互操作性强,能够较好地满足海军水面舰艇装备应用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面舰艇对潜搜索的基本特点和过程分析,选取单位时间内水面舰艇编队有效搜索的海域面积作为对潜搜索效能指标,并建立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能的基本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指导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的组织实施,并可为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作战使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第一艘燃气轮机舰艇问世后,人们很快就发现了燃气轮机作为舰艇主机的独特长处和潜在优势。燃气轮机单机功率大、机组重量轻尺寸小、机动性好、工作可靠、易管理维修、可快速更换,较好地满足了现代水面舰艇对主机的战术性能的要求。起初燃气轮机主要是做小型水面舰艇的加速主机,随着舰用燃气轮机性能的日益完善,它被越来越多的水面舰艇所采用,不仅做加速主机,并且做巡航主机。六十年代末开始建造的中型水面舰艇,大都装有燃气轮机。截至1975年1月为止,三十多个国家共拥有644艘燃气轮机舰艇,装舰总台数达1573台,总功率约1569万马力。现就国外燃气轮机在中型水面舰艇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使水面舰艇CGF战斗实体具有自主性、智能性等特点,满足现代作战模拟需求,建立了水面舰艇CGF反潜指挥决策模型。本文对水面舰艇CGF指挥决策整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水面舰艇对潜作战战术规则库学习训练,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面舰艇CGF反潜指挥决策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水面舰艇CGF反潜模型在不同态势下指挥决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水面舰艇CGF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反导防御对海观察组织的特点和水面舰艇编队在反导防御观察系统中的作战任务,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得到了对敌水面舰艇编队反导防御观察区域与观察系统工作时间的计算模型。结合该模型与舰艇编队战术使用理论,探讨了海上对敌编队反导防御观察的组织方法,为水面舰艇的综合反导防御作战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面舰艇利用软硬杀伤武器抗击近区目标作战使用问题,提出基于毁伤失能和据止等作战效果的软硬武器使用火力决策方法,建立水面舰艇近卫作战软硬武器火力分配模型,通过实例建立模型,并将建立的非线性模型转化成利用匈牙利算法进行解算的指派问题进行模型解算,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对水面舰艇近卫作战火力分配决策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美国、前苏联并未放松建造作战舰艇。美国重点放在水面舰艇的建造上,大型航母成为重中之重;前苏联以发展潜艇为主,各类潜艇级别众多,数量庞大,在技术和性能等方面超过了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面舰艇区域防空的反导作战过程,以缩短水面舰艇区域防空的协同反导时间,提高水面舰艇区域防空作战效能,优化区域防空作战使用流程为目标,引入Petri网技术对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作战使用流程的时间性能进行模型分析。该模型运用模糊数学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技术,找出对空防御作战使用流程的关键路径;针对三种对空防御模式设计流程,考虑来袭目标的时间紧迫度,以优先火力抗击和我方最小资源为目标函数,对三种对空防御模式的作战使用效率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基于petri网的流程优化技术能有效简化区域防空作战使用流程,提高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9.
“海幽灵”     
背景在80年代中期,ARPA 和洛克希德导弹和空间公司联合实施了一项设计、建造和试验一艘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和许多先进技术的水面舰艇计划。所用的先进技术包括船舶控制、结构技术,旨在减少人员的自动控制技术。这艘舰的目的是检验这些技术的能力及其在未来海军舰艇上的适用性。“海幽灵”在加里弗尼亚的雷德伍德城设计和建造,共用了27个月。它的建造是在 HMB—1中完成,HMB  相似文献   

10.
规避机动是水面舰艇对鱼雷防御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水面舰艇规避鱼雷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并采用变分法进行解算,从所有可能的规避轨线中选取最优的规避轨线.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为水面舰艇防御鱼雷作战方案的仿真论证、防御鱼雷最优规避轨线的方案生成提供依据.对研究水面舰艇规避鱼雷战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囊中羞涩的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数量锐减。作为权宜之计,俄海军不得不尽可能多地建造中、小型水面舰,以减缓海上实力的急剧下降。近年来,俄罗斯建造中的小型水面舰主要包括: “闪电”Ⅱ级导弹艇“闪电”Ⅱ级导弹艇(1242l型)是俄罗斯海军至今少数几种继续批量装备部队的舰艇之一,由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水面舰艇编队使用拖曳式线列阵声纳匀速搜潜和“跳跃式”搜潜过程的基础上,对仿真环境进行假设,并建立了水面舰艇搜潜蒙特卡洛法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其在一定条件下检查搜潜时匀速搜索与跳跃式搜索效能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对提高水面舰艇反潜作战运用水平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舰艇指挥控制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定量评估舰艇指挥控制效能,在全面考察水面舰艇单舰指挥控制内容和过程的基础上,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水面舰艇单舰指挥控制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指挥控制效能评估模型,对水面舰艇的指挥控制效能进行了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该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对舰艇指挥控制效能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对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估舰艇指挥控制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面舰艇编队水声对抗模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编队内舰艇的生存能力.为了提高编队水下鱼雷防御能力和生存能力,重点研究了典型舰艇编队条件下使用助飞对抗器材对抗声自导鱼雷攻击的对抗模型,并对其对抗效能进行了仿真检验.研究结果可为水声对抗器材在舰艇编队条件下的作战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型水面舰艇编队拥有的防空兵力体系、防空区域划分以及空中来袭目标的属性,建立空中目标分组模型,运用模糊理论的方法对同一组中的目标进行威胁值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空中目标威胁值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大型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在攻防对抗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作战过程的仿真,通过对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功能、组成、仿真流程和仿真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可用于研究防潜作战战法,验证新型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论证各种反潜武器装备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巡洋舰     
引言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不断演变,舰艇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美苏形成两极对抗冷战格局。两国大量建造舰艇尤其是潜艇,是历史上潜艇建造入役数量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海战的主要威胁来自水下的潜艇。反潜作战是当时舰艇的主要使命任务,水面反潜舰艇和反潜武器此时获得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面舰艇防空火力兼容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火力兼容是水面舰艇对空防御火力使用上的难点之一。在描述了舰艇防空火力兼容的五条使用原则的基础上,从时域和空域两个方面,通过对舰空导弹、中口径舰炮和小口径舰炮使用时机与安全爆炸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水面舰艇防空火力的兼容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防空作战效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型护卫舰及其界定随着全球军事战略的调整,水面主战舰艇的建造重点开始从偏重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型舰艇逐渐转变为大型舰艇和轻型舰艇并重,特别是小型护卫舰的建造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而对于小国海军来说,为提高参与国际间军事合作的能力,也开始摒弃以攻击快艇为主的舰队结构,转向发展作战能力更强、而造价仅略有增加的小型护卫舰。由于目前国际上对小型护卫舰的界定有多种标准,为了讨论方便,在此说明本文所讨论的小型护卫舰是指排水量在700~2000吨之间、航速较高(在25节以上)、装备较精良、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反潜是提高自身防护力的重要措施.针对水面舰艇单舰反潜作战能力问题,在分析影响水面舰艇反潜的搜索、攻击、防御3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潜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引进灰色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估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